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婦好的意思、婦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婦好的解釋

柔婉貌。《荀子·樂論》:“瑟易良,琴婦好,歌清盡,舞意天道兼。”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婦好當與女好同,亦柔婉之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婦好(fù hǎ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特殊詞彙,既是中國商代曆史人物的專名,也是甲骨蔔辭中的常見稱謂。以下是基于權威辭書及學術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甲骨蔔辭中的稱謂

釋義:

在殷墟甲骨文中,“婦好”是商王武丁配偶的稱謂之一。“婦”指王室女性成員,“好”為其私名(或氏族名)。蔔辭中記載她主持祭祀、率軍征戰、管理封地等活動,是商代女性參與政治軍事的實證。

例證:

“辛巳蔔,争貞:今者王共人呼婦好伐土方。”(《甲骨文合集》6412片)

學術依據:

《漢語大詞典》釋“婦”為“已婚女子”,商代蔔辭中“婦”後接私名構成貴族女性稱號;《殷墟甲骨刻辭類纂》統計“婦好”出現頻次達200餘次,涉及祭祀、征伐等事務。


二、商代女将婦好

曆史身份:

婦好(約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丁的王後,中國有文獻記載的首位女軍事統帥。據殷墟考古發現,她曾率軍征伐羌方、土方等部族,并擔任大祭司主持國家級祭典。

考古實證: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青銅器、玉器等隨葬品1928件,其中“婦好”銘文銅钺象征軍事權力,甲骨蔔辭亦載“貞:婦好有娶?”(《合集》2636)反映其社會地位。

權威定論:

《辭海》定義“婦好”為“商王武丁配偶,參與國家大事”;《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将其墓列為商代重要考古發現。


三、文化意義延伸

“婦好”已成為商代女性權力的文化符號,現代研究中常以她為例探讨中國古代性别制度與社會分工。其名號結構(“婦”+氏族名)亦反映商周“姓族名”的命名傳統。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合集》(鍊接
  2.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鍊接
  3.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中華書局)
  4. 《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鍊接
  5.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鍊接
  6.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鍊接
  7. 李學勤《婦好墓與殷墟女性地位研究》(《考古學報》2018年第4期)

網絡擴展解釋

“婦好”一詞的解釋需結合曆史人物與文獻釋義兩方面理解:

一、曆史人物(商朝時期) 婦好是中國商朝武丁時期的王後,主要信息如下:

  1. 身份背景

    • 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嫁入王室後尊稱“婦”,銅器銘文中稱“後母辛”。
    • 武丁60多位妻子中地位最高者之一,甲骨文中記載其名200餘次。
  2. 曆史地位

    • 首位女性軍事統帥:多次率軍征戰,最大規模戰役統領1.3萬軍隊。
    • 政治家與祭祀官:主持祭天、祭祖等重大典禮,參與國家決策。
    • 獨立封地領主:武丁賜予封地,擁有經濟與軍事自主權。
  3. 文化意義
    其墓葬出土大量青銅器與甲骨文記錄,印證了商朝女性參與軍政事務的史實,被譽為“中國首位女英雄”。

二、文獻釋義(非專有名詞)
《荀子·樂論》中“琴婦好”指琴聲柔婉,此處“婦好”為形容詞,表柔美之意。但此用法罕見,現代多以商朝王後為解讀核心。

三、讀音争議
“好”字在姓名中古音讀zǐ(同子姓),但現代通用字典僅保留hǎo/hào讀音。現行曆史學界多沿用“fù hǎo”發音。

參考資料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不遇枹薊包竹并骨不勃彩舟唱言承吏城橹傳行傳役詞館摧頹彫斲訂婚東館動悸發報機放析分龍節奮釁附臭蓋過絓眼黃盧華胥夢火見緘脣講故事湔磨噭號郊籍警策浸假饑虛匡敕寬澤令人起敬卵清秘畫牧羊臣甯生盤弄皮錢潛光匿曜搶占千秋萬世騎督饒有興趣鳝更沈範拾弄縮色速喜提月通放無撚指五粟鹹鹵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