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傳役的意思、傳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傳役的解釋

古徭役的一種。吏事往來,無代價征用民船。《後漢書·循吏傳·衛飒》:“吏事往來,輒發民乘船,名曰‘傳役’。每一吏出,傜及數家,百姓苦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傳役”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徭役制度,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傳役指官吏因公事往來時,無償征用民間船隻的行為。這種徭役屬于官府對民力的強制調用,百姓需提供船隻和勞力,但無任何報酬。

2.曆史背景與出處

傳役最早見于《後漢書·循吏傳·衛飒》。據記載,東漢時期官吏頻繁征用民船,導緻“每一吏出,傜及數家,百姓苦之”,反映了當時百姓因頻繁服役而承受的負擔。

3.特點與影響

4.詞語結構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絡解釋(如)将“傳役”誤用為現代任務傳遞的例句,與曆史含義無關,需以權威古籍記載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役

傳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轉交、傳遞工作任務。它的拆分部首是“傳”和“彳”,其中“傳”是上級向下級轉交任務的意思,“彳”是走路的意思,表示任務的傳遞是通過人的行動實現的。

傳役的拆分筆畫分别為“6”和“3”,總共9畫。其中“傳”的筆畫有6畫,而“彳”的筆畫有3畫。

《傳役》一詞的來源比較難考證,但可以推測它來源于古代社會對任務分工的一種制度。在古代,上級領導會将工作任務下發給下級,然後由下級完成任務并向上級報告。這種任務傳遞的方式被稱為傳役。

在繁體字中,“傳役”可以寫作「傳役」。繁體字中的「傳」與簡體字的「傳」意思相同,都是傳遞、轉交的意思。「役」的形狀則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傳役”這個詞語的形式,因為它是一個較為現代的詞彙。在古代,對于任務傳遞的方式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詞彙,而是通過具體的動作或者上下級關系來體現。

例句:

組詞:任務傳遞、任務分工、下發任務、完成任務

近義詞:任務轉交、工作交接、工作傳遞

反義詞:自己完成、獨立工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