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髀的意思、拊髀的詳細解釋
拊髀的解釋
以手拍股。表示激動、贊賞等心情。《莊子·在宥》:“ 鴻蒙 方将拊髀雀躍而遊。”《漢書·馮唐傳》:“上既聞 廉頗 、 李牧 為人,良説,乃拊髀曰:‘嗟乎!吾獨不得 廉頗 、 李牧 為将,豈憂 匈奴 哉!’” 宋 嶽珂 《桯史·稼軒論詞》:“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 明 吾邱瑞 《運甓記·帥阃賓賢》:“正是拊髀思 頗 牧 ,那得 終軍 為請纓。” 魯迅 《南腔北調集·<總退卻>序》:“某英雄在 柏林 拊髀看天。”
詞語分解
- 拊的解釋 拊 ǔ 拍:拊掌大笑。 古同“撫”,安撫,撫慰。 器物的柄。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髀的解釋 髀 ì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複生(因長久不騎馬,大腿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安逸,無所作為)。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拊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ǔ bì(注音:ㄈㄨˇ ㄅㄧ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指用手拍打大腿的動作,通常用于表達激動、贊賞、感慨或遺憾等情緒。例如《漢書·馮唐傳》中記載,漢文帝聽聞廉頗、李牧的事迹後,拍腿感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将!”(表達未能得良将的遺憾)。
2.文獻例證
- 《莊子·在宥》:描述鴻蒙“拊髀雀躍而遊”,表現歡欣雀躍之情。
- 宋代嶽珂《桯史·稼軒論詞》:辛棄疾吟誦詞句時“拊髀自笑”,體現自我陶醉的豪邁。
- 明代吾邱瑞作品:亦有用例,延續其表意功能。
3.情感表達特點
該動作常伴隨強烈情緒,如:
- 贊賞(如對他人才能的驚歎);
- 遺憾(如對時局或際遇的感慨);
- 豪邁自得(如文人抒發胸臆)。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引用或書面表達,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莊子》等原著或相關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拊髀(fǔ b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用手拍打大腿,表示悔恨和懊悔的心情。
拊髀的部首是手(扌)和骨(骨),其中手部表示與手有關的動作,骨部則表示與骨骼有關的意義。拊髀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拊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魏風·氓》一篇中的句子:“颛顼雖東,拊我肩膊。”這個詞在古代并不常用,但它傳遞的情感和心情在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
拊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拊髀的古代寫法為“拊髀”。在這個寫法中,手部的形狀更加像手的輪廓,而骨部則更加像骨骼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拊髀的例句:
1. 他感到非常懊悔,不停地拊着髀部,直到發紅。
2. 她在失敗後拊髀而歎,表達了内心的懊悔之情。
與拊髀相關的詞彙包括:
1. 悔恨:表示後悔和懊悔的情感。
2. 忏悔:指對犯下的錯誤進行自我反省和懊悔。
3. 悲痛:表示内心的悲傷和痛苦。
4. 噫籲嚱:表示由内心深處發出的歎息聲。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