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傳和模拓。
傳拓是中國古代用于複制金石器物表面文字、圖案的傳統技藝,通過将宣紙覆蓋于器物表面,用墨拓印以保存其形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傳拓(拼音:chuán tà,民間多讀作chuán tuò)是以紙緊覆金石器物表面,通過浸濕、捶打、上墨等步驟,将文字或圖案拓印下來的技法。其名稱中的“拓”在規範語境中讀tà,但口語中常讀tuò。
主要應用于金石器物,包括:
傳拓被稱為“古代複印術”,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拓片常被文人收藏鑒賞。現代仍用于考古、文物修複等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技法或案例,可查閱雲岡石窟等文化遺産保護活動的相關記錄(參考、3)。
《傳拓》這個詞指的是傳播和拓展的意思,是由“傳”和“拓”兩個字組成的。
《傳拓》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亻”和“扌”,它們分别代表人和手。筆畫數分别是4畫和8畫。
傳拓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以看出它是由“傳播”和“拓展”兩個意思合并而成。
《傳拓》這個詞的繁體是「傳拓」。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傳拓》這個詞,古人可能會使用更加繁複的筆畫和結構來書寫。
1. 他努力傳拓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2. 這家公司不斷傳拓業務,擴大市場份額。
1. 傳播
2. 拓展
3. 發展
4. 擴展
1. 擴張
2. 推廣
3. 延伸
1. 限制
2. 局限
3. 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