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躬的意思、薄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躬的解釋

自身。謙辭。《梁書·徐勉傳》:“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貧素……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祿,可謂備之。”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嚴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終。何補參軍乏,歡娛到薄躬。” 明 陳宗之 《漢道》詩:“乾坤雖浩廣,無隙置薄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躬是漢語中具有謙遜色彩的自稱詞,其核心含義指代自身微薄、能力不足或地位卑下。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薄"為淺薄、微小之意,"躬"指身體或自身,組合後形成謙辭,多用于古代書信或正式場合表達自我貶抑态度。

從詞源角度分析,"薄"在《說文解字》中解作"林薄",引申為事物不厚實、不豐足的狀态;"躬"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明确标注為"自身"的代稱,二字結合最早見于《後漢書·列女傳》"薄躬逢吉",體現古代文人以謙抑态度示人的語言習慣。

在具體應用層面,該詞常見于三類語境:一是臣子向君主進言時的自謙用語,如宋代奏疏"臣薄躬淺識";二是文人交往中的禮儀性自稱,如明代尺牍"薄躬不德";三是現代書面語中保留的謙遜表達,常見于學術著作序言或正式文書的署名處。

文化内涵方面,該詞彙承載着中華傳統文化中"卑己尊人"的倫理觀念,與"鄙人""拙荊"等謙辭共同構成漢語特有的禮貌語言體系。據《中國禮俗語言研究》記載,這類自謙用語在明清時期達到使用高峰,反映出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和人際交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薄躬”是一個漢語謙辭,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薄躬”指代自身,常用于自謙語境,表示說話者對自身的謙稱。例如《梁書·徐勉傳》中“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即用此詞表達個人際遇。

  2. 詞源與用法
    該詞由“薄”(淺薄、微薄)和“躬”(身體、自身)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微薄之身”,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書面表達,現代使用較少。

  3. 文獻例句

    • 唐代杜甫《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歡娛到薄躬”,以謙遜口吻描述自身感受。
    • 明代陳宗之《漢道》:“無隙置薄躬”,表達身處困境的無奈。
  4. 近義與語境
    類似謙辭還有“鄙人”“微軀”等,多用于文人雅士的詩詞或書信中,體現傳統禮儀文化中的自謙傳統。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霜枝白彗寶賄辨激蔽薄畢陬聰辯粹美大理市當中德望調柔遞次番官燔燃法味飛江跟衣鼓龍胡古甎函商赫爔火鼠布鏡子錦帷極其計日可期俊賞凱易客塵空腹便便匡算拉攏燫熪龍脊論資排輩夢九免丁錢娩媚女主角毗耶青熒榷酒征茶仞識論邵平田適過釋生取義天亶圍棋文彩四溢杌陧無往不克香匙箱錢籼米小頭狎至諧決缬暈新福利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