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毗耶的意思、毗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毗耶的解釋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又譯作“毗耶離”、“毘舍離”、“吠舍離”。古 印度 城名。《維摩經》說, 維摩诘 (意譯 淨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南部)。 釋迦牟尼 于該地說法時, 維摩诘 稱病不去。 釋迦 派 文殊師利 前往問疾。 文殊師利 問 維摩诘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維摩诘 默然不對。 文殊師利 歎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古代詩文中,多以此佛教傳說故事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啟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陸龜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書事》詩:“欲入 毘耶 問,無人敵 浄名 。” 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故人相見尤堪喜,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

(2).指 維摩诘菩薩 。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說佛理之人。 唐 賈島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貧無悶, 毗耶 疾未調。” 清 錢謙益 《贈胡泌水》詩:“談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燈禮 浄名 。” 清 姚鼐 《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詩:“巵言聊一放,閉口終 毘耶 。”

(3).指《維摩經》。 宋 王安石 《北窗》詩:“北窗枕上春風暖,謾讀 毗耶 數卷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毗耶”(拼音:pí yē)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可從多個層面解析:

  1. 梵語音譯與地理概念
    該詞源于梵語,又譯作“毗耶離”“毘舍離”等,指古印度城名,位于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此地是《維摩經》中維摩诘居士的居住地,也是釋迦牟尼說法的重要場所之一。

  2. 佛教經典與人物象征

    • 指代《維摩經》(即《維摩诘所說經》),此經以維摩诘與文殊師利的對話闡述佛法,核心思想為“不二法門”。
    • 象征維摩诘菩薩,他以居士身份精通佛法,常以疾病為喻探讨衆生煩惱,成為智慧與辯才的化身。
  3. 文學與文化的引申義
    在詩文中,“毗耶”常比喻精通佛理之人。例如:

    • 唐代賈島詩句“陋巷貧無悶,毗耶疾未調”;
    • 宋代王安石《北窗》提及“謾讀毗耶數卷書”,均借此表達對佛法的研習或高僧的敬仰。
  4. 相關典故
    據《維摩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毗耶城說法時,維摩诘稱病未往,文殊師利受命探病,二者展開關于“空”與“有”的辯證,成為佛教思想的重要公案。

“毗耶”既是地理名稱,又是佛經、人物的代稱,在宗教與文學中衍生出多層象征意義,體現了佛教文化對語言和藝術的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毗耶》的意思

《毗耶》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兩個事物互相依附、相連。它表示一種緊密的聯繫或者依存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毗耶》的部首為毛部,筆畫總數為十三畫。

來源和繁體

《毗耶》是一個古代的漢字,源自于佛經中,用于形容諸法之間相互依附的關系。在繁體漢字中,它的寫法為「毘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毗耶」的寫法為「㲋人人心」,表示兩個人之間心與心的相連。

例句

1. 他們的友誼像毗耶一樣緊密,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分離。

2. 這兩個國家的經濟毗耶地交織在一起,互相依存。

組詞

毗連、毗鄰、相毗、毗鄰而居

近義詞

相連、連結、聯絡、交織

反義詞

獨立、孤立、分離、隔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