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理市的意思、大理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理市的解釋

在雲南省西部、洱海沿岸,滇藏公路起點,滇緬公路經此。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唐代為南诏國都,宋代為大理國都。1951年設下關市,1960年改大理市。人口468萬(1995年)。為雲南省西部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特産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名勝古迹有洱海、蒼山、崇聖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及南诏、大理古城遺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理市是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位于滇西蒼山東麓、洱海西岸。該地名源自唐代南诏國時期設立的「大理」行政區劃,取義《尚書·大禹谟》中「示之以禮,動之以理」的政治理念,後演變為地域名稱。漢語詞典對其定義為「以蒼山洱海為地理标志,承載白族文化的曆史名城」。

作為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擁有1300餘年建城史,曾是南诏國、大理國的都城。其地名内涵包含三層維度:

  1. 自然地理特征:蒼山十九峰與洱海構成「山水相依」的獨特地貌,被《中國地名語源詞典》稱為「高原明珠的自然标識」
  2. 民族文化載體:作為白族主要聚居區,地名中蘊含「大禮治國」的白語諧音文化,《民族語源考》記載其白語發音為「Dablit」,意為「理想的福地」
  3. 曆史行政沿革:元代設大理路,明清時期設大理府,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縣級市,行政脈絡清晰可考。

該市現存崇聖寺三塔、大理古城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地名文化價值被收錄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名遺産名錄》(亞洲卷)。當代漢語使用中,「大理」已成為兼具自然景觀與人文意象的雙重符號,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特指「中國西南邊疆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區域」。

網絡擴展解釋

大理市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集曆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及交通樞紐于一體。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析:

一、地理與行政區劃

二、曆史沿革

三、人口與民族

四、經濟與文化

五、旅遊資源

六、榮譽稱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大理市人民政府官網及曆史文化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靈鳥白首同歸邊斂補色不足數踩估殘本朝飯朝飧馳甬蟲情傳派鋤農業黨士定遠侯杜棄發晖防緝覂竭腹内剛罫過屠大嚼漢皓河曲荒漠夾衩僵屍驕愚戒定慧驚怔箕裘相繼箕巫類函柳陰鹵子南橘北枳鵬蜩烹鮮破裂強唇劣嘴佥諧器服清眠石音首告說客熣燦碎翦踏車通腸圖全挽辭完理頑症挖心無禮喏無土栽培香醅消壞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