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culate roughly] 粗略計算
粗略計算。《人民日報》1981.3.30:“以1981年全省實有軋鋼能力匡算,需鋼坯一七○萬噸。”《北京晚報》1983.1.30:“他給記者作了一番匡算:一列火車運量一般為一千噸,十五公裡一個站,兩站之間,同一時間内隻能行進一列火車。”
"匡算"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粗略估算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匡"意為糾正、估算,"算"指計算,二字組合後特指"通過大緻推算得出近似結果的行為",常用于非精确計算場景。該詞多用于經濟、工程等需要快速評估的領域。
二、詞源流變 《漢語大詞典》記載,"匡算"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原指校正糧倉存量的計算方法。至20世紀50年代,隨着計劃經濟體系建立,該詞被賦予"依據已知條件進行整體性估算"的新内涵,現已成為現代漢語常用書面語。
三、應用場景特征 漢典網列舉的典型用例顯示,匡算具有三個核心特征:①基于不完整數據推導(如市場調研初期的成本預測)②包含誤差修正機制(如建築工程量清單編制)③結果具備參考價值但非最終結論(常見于項目可行性報告)。
四、同義詞辨析 相較于"估算"強調過程的主觀性,"匡算"在《新華同義詞詞典》中被定義為"建立在一定數理邏輯基礎上的推算",如統計學家在人口普查中使用的抽樣匡算法,既區别于精确計算,又不同于隨意猜測。
權威參考資料:
“匡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uāng suàn,其核心含義是粗略計算或概略估算,常用于需要快速評估或初步預測的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的定義,“匡算”指不追求精确數值的快速計算,常用于對數據、費用、資源等進行大緻估算。例如,在財務預算或項目規劃中,通過匡算初步了解成本範圍。
延伸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匡”有“糾正”之意,因此“匡算”也可理解為對原有錯誤計算的修正,或通過估算調整預測偏差。例如:“據初步匡算,今年棉花将增産12%”。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盡管“匡算”強調粗略性,但需基于實際情況或專業知識進行合理推斷,而非隨意猜測。例如,提到鐵路運力的匡算需結合站點距離和列車數量。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語境,可參考、2、7等來源。
骜夏表徵别卻倉庫草萊朝韠楚厲吊客棟幹放縱煩務非此即彼分級紛呶副品浮頭食格擲共心勾絞觀覽谷糧鴻休回目火腳交酢郊隧疥瘡靜虛蹶失慷爽刻奮類招樂儀論禅羅髻魯陽麾戈沒算數墨西哥高原幕井募人出首逆境排城輕亞蚑行蠕動三達德攝羅子參辰甚疊伸雪受性私殊肅函天地天地良心龆穉望舒草味感委屈穩練蕪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