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鼠布的意思、火鼠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鼠布的解釋

即火浣布。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鎖鎖》:“ 回訖 野馬川 有木曰鎖鎖,燒之,其火經年不滅,且不作灰,彼處婦女取根製帽,入火不焚,如火鼠布雲。”參見“ 火浣布 ”。參閱舊題 漢 東方朔 《十洲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鼠布”是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傳說中的耐火布料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火鼠布即火浣布,指一種傳說中能抵禦火焰的特殊布料。其名稱來源于古代對西域“火鼠”皮毛的想象,實際可能指石棉類礦物纖維織物。

二、文獻記載

  1. 《辍耕錄·鎖鎖》(明·陶宗儀)
    記載西域“野馬川”有名為“鎖鎖”的樹木,燃燒後經年不滅,當地婦女用其根部制作帽子,具有耐火特性,類似火鼠布。
  2. 《十洲記》(舊題漢·東方朔)
    提及火浣布“入火不焚”的特性,與火鼠布描述一緻。

三、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火鼠布”引申為比喻不擇手段的行為,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四、特性與用途


注:關于“火鼠布”的比喻義,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記載,引申含義需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鼠布》的意思

《火鼠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牛馬等動物的皮毛燃燒後的殘渣和灰燼。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火燒之後的灰燼和焦炭,以及殘留下來的物質狀态。

《火鼠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鼠布》的部首分别是火(huǒ)、鼠(shǔ)、布(bù)。

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灬、4;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鼠、13;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巾、3。

《火鼠布》的來源

《火鼠布》這個成語最初源自《楚辭·離騷》這本古代文學作品,其中篇章中有一句詩:“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揺簟。”這句詩描繪的是周魏王所贈的華美簟床,而其中提到的“纕兮”就是指火燒之後的灰燼和焦炭。後來,人們根據此句詩的意象,形成了成語《火鼠布》。

《火鼠布》的繁體

《火鼠布》的繁體字為《火鼠布》。

《火鼠布》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火鼠布》的古時候漢字寫法不變,還是《火鼠布》。

《火鼠布》的例句

1. 戰火之後,隻剩下一片火鼠布。

2. 經曆了燒焦的洪水,一片破敗的房屋成了火鼠布。

3. 滅火後,滿地的火鼠布給人帶來了深深的憂傷。

《火鼠布》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火焰、鼠疫、布局

近義詞:火燼、火灰

反義詞:燃燒、烈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