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挈臯的意思、挈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挈臯的解釋

亦作“ 挈臯 ”。即桔槔。汲水的工具。亦指形似桔槔的焚柴祭天之具。《漢書·郊祀志上》“通權火” 顔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權火,烽火也,狀若井挈臯矣。”《文選·揚雄<甘泉賦>》“燎薰皇天,臯搖 泰壹 ” 李善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臯,挈臯也。積柴於挈臯頭,置牲玉於其上,舉而燒之,欲近天也。” 胡韫玉 《譯師梨詩》:“萬籟盡寥寂,唯聞喧挈臯。”參見“ 桔槔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挈臯”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汲水工具
    指古代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桔槔”(jié gāo),用于從井中取水。其結構由支架、橫杆和水桶組成,通過人力操作省力提水。

  2. 祭祀用具
    形似桔槔的裝置,用于焚柴祭天。祭祀時,将柴火和祭品置于高處焚燒,象征接近上天。

二、文獻例證

三、其他引申

個别文獻(如《楚辭·離騷》)中,“挈臯”被引申為“帶領他人前行”的比喻,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為文學化表達。

“挈臯”本義為古代實用工具及祭祀裝置,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甘泉賦》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挈臯的意思

挈臯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手拽、牽引、拉拽。在古代文獻中,挈臯一詞經常用來形容人物的動作或者形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挈臯的拆分部首是手部部首“扌”,同時它也是一個會意字。根據《康熙字典》,挈臯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

挈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楚辭·蔔居》中,是楚國的辭章作家屈原所作。在這首詩中,挈臯用來形容屈原撫琴、遊于荒涼之地的形象。

繁體

挈臯的繁體字為「挈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挈臯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挈臯的古字形是「挈曲」,其中的曲字是以手部部首“扌”為上半部,下半部則是象征音符的「乇」,表示按抑或拍弦的手勢。

例句

他伸出手挈臯使勁往前拽,終于把大石頭移開了。

組詞

挈琴、挈袖、挈水、挈擔、牽挈、挈才

近義詞

拉拽、牽引、拽動、帶動

反義詞

放開、松手、釋放、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