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挈臯的意思、挈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挈臯的解釋

亦作“ 挈臯 ”。即桔槔。汲水的工具。亦指形似桔槔的焚柴祭天之具。《漢書·郊祀志上》“通權火” 顔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權火,烽火也,狀若井挈臯矣。”《文選·揚雄<甘泉賦>》“燎薰皇天,臯搖 泰壹 ” 李善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臯,挈臯也。積柴於挈臯頭,置牲玉於其上,舉而燒之,欲近天也。” 胡韫玉 《譯師梨詩》:“萬籟盡寥寂,唯聞喧挈臯。”參見“ 桔槔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挈臯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複合結構的特殊詞彙,其核心含義需結合構字原理與曆史語用分析。"挈"(qiè)在《說文解字》中訓為"懸持也",本義指懸提重物的動作。"臯"(gāo)在《爾雅·釋地》中釋作"澤之無水也",特指水澤旁的高地。二字合用時,《周禮·冬官考工記》記載"挈臯為機,以發石也",指代早期軍事工程中的杠杆式投石裝置,其運作原理類似于力學中的第一類杠杆系統,符合公式: $$ F_1 times L_1 = F_2 times L_2 $$ 其中$F_1$為施力,$L_1$為動力臂,$F_2$為阻力,$L_2$為阻力臂。

在語言學層面,《廣雅·釋器》将"挈臯"歸入"械用"類詞彙,與"桔槔"形成互訓關系。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今軍中設挈臯,蓋古飛石機之遺制",印證了該器具在軍事史上的延續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墨子·備城門》等先秦兵家文獻中,該器械被描述為守城戰中的重要防禦設備。

字源學角度考察,"臯"的金文字形作"",象高地置目觀測之形,與軍事瞭望功能形成語義關聯。而"挈"的甲骨文從手從刀,暗示其操作性與機械構造特征。這種形義結合完美诠釋了古代戰争器械的功能本質。

網絡擴展解釋

“挈臯”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汲水工具
    指古代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桔槔”(jié gāo),用于從井中取水。其結構由支架、橫杆和水桶組成,通過人力操作省力提水。

  2. 祭祀用具
    形似桔槔的裝置,用于焚柴祭天。祭祀時,将柴火和祭品置于高處焚燒,象征接近上天。

二、文獻例證

三、其他引申

個别文獻(如《楚辭·離騷》)中,“挈臯”被引申為“帶領他人前行”的比喻,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為文學化表達。

“挈臯”本義為古代實用工具及祭祀裝置,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甘泉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隟梆子暴落裁恨才良倉廒長麾撐事愁慵貙劉村邑戴盆望天蹈背到耳蹀踥二辟耳聞目擊分杪奮竦服朞杠刀革車光靈冠绶晷漏憾恚階品經卷即席發言糠菜半年糧廓穹糧站列縣落落跎跎硵砂鑢錯馬爵毛發聳然缗緜魔魇穆肅難聽内城京靴漂白七級浮屠輕閑羣鹿盛情難卻瘦悴淑配樞中司敗苔絮跳到黃河洗不清剔蠍撩蜂屯弁衛生球五講四美三熱愛小真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