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曲的意思、鳳台曲的詳細解釋
鳳台曲的解釋
樂府《上雲樂》七曲之一。 南朝 梁武帝 作,取首句“鳳臺上,兩悠悠”為名。《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八·上雲樂》 郭茂倩 題解引《古今樂錄》:“《上雲樂》七曲, 梁武帝 製,以代西曲。一曰《鳳臺曲》。” 隋 江總 《橫吹曲》:“簫聲《鳳臺曲》,洞吹龍鐘管。”
詞語分解
- 鳳的解釋 鳳 (鳳) è 傳說中的鳥王(雄的稱“鳳”;雌的稱“凰”):鳳凰。鳳雛(幼小的鳳;喻英俊少年)。龍肝鳳髓(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龍駒鳳雛(喻有才華的英俊青少年)。雛鳳清于老鳳聲。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鳳台曲》是古代文學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從樂府曲名和李白詩作兩個層面展開:
一、樂府曲名
《鳳台曲》是南朝梁武帝蕭衍創作的樂府詩,屬于《上雲樂》七曲之一。其名稱來源于曲首句“鳳台上,兩悠悠”,以傳說中秦穆公之女弄玉與箫史吹箫引鳳、乘雲仙去的故事為背景。該曲後被收入《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中,成為唐代文人常用的樂府舊題。
二、李白的同名詩作
李白沿用這一樂府舊題創作五言律詩,收錄于《全唐詩》卷165。全詩以遊仙為主題,通過弄玉吹箫成仙的典故,表達對超脫塵世的向往:
- 核心意象:詩中“彩箫”“綠雲”象征仙家境界,“曲在身不返”暗喻仙凡殊途。
- 典故出處:化用《列仙傳》中弄玉與箫史結為夫妻、乘鳳凰飛升的傳說。
- 詩旨差異:與李白另一首《鳳凰曲》不同,此詩側重詠仙而非愛情,分兩段鋪陳仙凡對比。
三、文學意義
作為樂府舊題,《鳳台曲》兼具音樂性與叙事性,體現了南朝至唐樂府詩的演變;李白詩作則賦予典故新的意境,成為盛唐遊仙詩的代表作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鳳台曲一詞的意思是指古代宮廷中的樂曲,通常表達對皇帝的崇敬和祝福之情。關于鳳台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鳳字的部首是鳥,台字的部首是丿,曲字的部首是曰。鳳台曲這三個字分别有11、5和5個筆畫。
鳳台曲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最早可追溯到《漢書·楚元王傳》中的記載。這個詞的出現是為了描述古代帝王的儀仗樂曲,以及演奏這些樂曲的場合。
在繁體字中,鳳台曲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顯著差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然而,鳳台曲這個詞的基本字形在古代寫法中并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上可以對應現代漢字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皇帝聽到鳳台曲,感受到了百姓們對他的無限熱愛和祝福。”
關于組詞,鳳台曲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鳳凰台、台閣鳳樓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說鳳台曲和鸾台曲、黃鐘大呂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的意義。
至于反義詞,鳳台曲的反義詞暫時沒有明确的對應。
希望這些直接的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