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cess] 門前的小路
亦作“ 門逕 ”。1.當門的小路。 唐 岑參 《高冠谷口贈鄭鄠》詩:“門徑稀人迹,簷峯下鹿羣。”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二:“散灰緣舊俗,門逕環周遭,所冀歲有成,殷勤在今朝。”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清華園圖記》:“餘家距 清華園 不半裡,暇日嘗訪其遺構,門徑深而曲,中有高樓翼然。”
(2).做事的途徑、方法、竅門。 清 鄭燮 《賀新郎·徐青藤草書一卷》詞:“隻有文章書畫筆,無古無今獨逞,并無復自家門徑。” 清 譚嗣同 《仁學·仁學界說》:“格緻即不精,而不可不知天文、地輿、全體、心靈四學,蓋羣學羣教之門徑在是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着發財的門徑的。”
“門徑”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指門前的小路,常見于古詩詞或文學描述。例如唐·岑參《高冠谷口招鄭鄠》中“門徑稀人迹,簷峰下鹿群”,清·葉廷琯《鷗陂漁話》中“門徑深而曲,中有高樓翼然”。
方法或途徑
指解決問題的竅門或入門路徑。例如:
管理學術語
在企業管理中,“門徑管理系統”(Stage-Gate System)指由庫珀提出的新産品開發流程管理技術,用于指導企業研發。
注意:日常使用多指方法或途徑,如“找到解題門徑”;學術語境需結合具體領域(如管理學)理解。更多例句可參考和。
《門徑》是一個指代行動的途徑或方法的詞語,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标的途徑。
《門徑》的部首是門,總共有兩個部首。
《門徑》的筆畫有13畫。
《門徑》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翟方進傳》中,後被廣泛應用于漢語中。
《門徑》在繁體字中寫作「門徑」。
古時候,《門徑》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保持一緻,隻是字形有些微調。
1. 确定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設定一個合適的門徑很重要。
2. 他以獨特的門徑解決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難題。
1. 門道:指某一行業、工作或事物的奧妙和技巧。
2. 門路:指到達某一地方或達到某一目的的途徑或方法。
近義詞:途徑、途徑、方法、路徑
反義詞:捷徑、僻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