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識的意思、表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識的解釋

亦作“ 表幟 ”。标記;标幟。《漢書·王莽傳下》:“初,京師聞 青 、 徐 賊衆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鹹怪異之。”《三國志·吳志·周鲂傳》:“并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 清 蔣士铨 《第二碑·赓韻》:“當日 籛公 移藩倉卒,隻立一碑表識而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識"在漢語中屬于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構詞法解析。"表"本義為外衣,引申出顯露、表明之意,《說文解字》釋為"上衣也,從衣從毛";"識"原指标記,《玉篇》注"記也"。二者組合後主要表達兩層含義:

  1. 标記與識别功能(現代常用義) 指通過特定符號、顔色或形式進行标記的認知系統。如交通标志中的禁令标識、旅遊景區導覽标識等,均屬于表識系統的具體應用。該用法可追溯至《周禮》"掌達書名于四方,若以書使于四方,則書其令"中對文書标識的記載。

  2. 文化象征意義(古典文獻義) 在《漢書·王莽傳》"初獻新樂于明堂、太廟,表識天文"的記載中,表識特指通過特定儀式或符號系統展現的天人感應觀念,這類用法多出現在古代禮制文獻中。

現代漢語使用中,第一層含義占主導地位。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現代漢語常用詞表》,該詞屬于乙級書面詞彙,常見于技術規範、公共标識系統設計等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表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表識”讀作biǎo zhì(部分網頁注音為“biǎo shí”,但更常見為前者),意為“标記”或“标幟”,指通過符號、标志等對事物進行标識或記錄。例如《漢書·王莽傳下》提到起義軍“無文號旌旗表識”,即缺乏明确的标識符號。

  2. 異體與演變
    該詞亦寫作“表幟”,兩者通用。如《三國志·吳志·周鲂傳》中“表幟”用于指代軍隊的标識旗幟,清代文獻則用“表識”描述碑刻标記。

  3. 字義分解

    • 表:本義為“外部顯現”,引申為表達、标明(如“表明”“表示”)。
    • 識:此處讀“zhì”,意為“記號、标志”,與“志”通假(如“标識”),區别于“shí”(認識、知識)的讀音。
  4. 古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提到“表識其墓”,即通過标記記錄墓地信息,體現其工具性功能。

  5.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表識”,更多以“标識”“标志”替代,但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中仍保留原詞。

“表識”是一個兼具動詞(标記動作)和名詞(标記符號)含義的古典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子安怡班散辨口庇依不憑尺蠖求伸螭頭柱窗口醇味得死東牀惡處封二奉進止封鎖溝跗注高空橫驅黃易箭籌桀士警視迥殊計算中心镌印開司米溘逝藍籌股礧石柳陌花巷龍綸麋聚魔焰丕地坯模聘币迫逐欽差大臣去故就新麴米人稠物穰人為人微言輕仁賢潸流燒冷竈蛇神射帖十分惺惺使五分熟套子送給孫龐夙意條分縷析土門圖樣枉矢哨壺狹阨銷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