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握的意思、秉握的詳細解釋
秉握的解釋
一握稻把。言數量少。 漢 桓寬 《鹽鐵論·地廣》:“夫祿不過秉握者,不足以言治;家不滿擔石者,不足以計事。”
詞語分解
- 秉的解釋 秉 ǐ 拿着,持:秉燭。 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六十斛。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握的解釋 握 ò 手指彎曲合攏,執持:握手。握拳。握别。把握。掌握。握力。握筆。握管。握瑜(喻懷有美好的才德)。 量詞,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握粗。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秉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指“一握稻把”,即用手能握住的一小把稻谷,引申為數量極少的象征。該詞出自漢代桓寬的《鹽鐵論·地廣》:“夫祿不過秉握者,不足以言治;家不滿擔石者,不足以計事。”(意為俸祿不足一握稻把的人,無法參與治國;家中存糧不滿一擔的人,難以謀劃大事。)
-
字義分解
- 秉:本義為“手持”,如“秉燭”“秉筆”,後衍生出“主持”“掌握”等義(如“秉政”)。
- 握:指“用手攥住”,也可作量詞,表示單手能握住的量。
組合後,“秉握”強調極小的數量,多用于形容資源或能力的匮乏。
-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其核心是通過具體物象(稻把)表達抽象概念(貧乏),常見于強調物質基礎對治理或決策重要性的論述中。
-
相關詞彙對比
- 擔石:與“秉握”對舉,指“一擔糧食”,同樣形容少量,但程度略多于“秉握”。
-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1斛=10鬥),而“秉”在另一義項中為16斛,與此處含義不同,需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鹽鐵論》原文背景,可參考漢典等古籍解析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秉握(bǐng wò)這個詞的意思是:握持、保持、掌管、遵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手 (扌)
筆畫:7畫
來源:
秉握是由“扌”(手的部首)和“冬”(古時的寫法)組成的。手代表握持,冬表示時間的開始和結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秉握的意思,即持續掌握或遵守。
繁體:
秉握的繁體字為「秉握」,沒有特殊的繁體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秉握的基本形狀并沒有太大變動。
例句:
1. 我将秉握領導的指示,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2.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秉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組詞:
1. 秉持:堅守、持守、遵循
2. 握手:用手相互握住以示友好、祝賀等
3. 執掌:執持、掌管、管理
近義詞:
掌握、把握、拿持
反義詞:
放手、松弛、失控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