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懲的意思、襃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懲的解釋

亦作“褒懲”。褒責;賞罰。《新唐書·呂元膺傳》:“度支使 潘孟陽 、太府卿 王遂 交相惡,乃除 孟陽 散騎常侍, 遂 鄧州 刺史,詔辭無所輕重。 元膺 上其詔,請明枉直,以顯褒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襃懲"是"褒懲"的異體字寫法,屬于漢語古語詞,由"褒"(襃)和"懲"兩個語素構成複合詞,表義範疇涉及古代禮法制度。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特指通過表彰與責罰相結合的治理手段,體現中國傳統社會"賞罰分明"的治理理念。

詞源可追溯至《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的考核制度。在具體應用中,"襃"指代對善行的旌表嘉獎,《說文解字》釋"襃"為"衣博裾",本義指寬大衣襟,引申為擴大德行影響;"懲"取《說文》"懲,乿也"之本義,意為通過責罰糾正過失。二字組合形成互補語義場,體現儒家"禮法并施"的治理思想。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文獻時仍具重要價值。如《明史·職官志》載"凡官吏考課,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以定襃懲",顯示該詞在官吏考核體系中的實際運用。當代學者研究指出,這種獎懲機制與《周禮》"八柄馭群臣"的治理術一脈相承(來源:漢典網;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襃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襃懲”讀作bāo chéng,是“褒懲”的異體寫法,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包含兩層含義:

  1. 褒責:既有褒揚(獎勵)又有責罰;
  2. 賞罰:通過獎賞與懲戒來規範行為。

二、字義分解

三、用法與文獻例證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例如《新唐書·呂元膺傳》提到“請明枉直,以顯褒懲”,強調通過明确是非來體現賞罰分明的态度。其核心是通過獎勵善行、懲戒惡行來維護秩序。

四、相關概念

五、補充說明

需注意“襃”為生僻字,現代漢語中一般寫作“褒懲”或直接用“獎懲”。其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懲”的單獨釋義(如“懲前毖後”),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字牙梳表號蔔數側立闖喪穿破傳疑跐踐道路笃謹繁庑鳳響富室大家公車宮鬟官輕勢微旱船涵芬樓蚝油黑帖徨徨黃塊塊忽怳胡蘆提颉羹見説節貨節正戟級即溜浚壑寇丹口乾舌燥寬博寬免剌子鸾鹄停峙臝葬麻蘇蘇辇乘盤弄盤匜容匿如膠投漆勺铎生津神事俗諺口碑踏語天橋條苗提貨退筆冢荼棘王國維為國捐軀為情誣搆項飾憸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