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説的意思、見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説的解釋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顔薄命,不信今生心兒願兒果得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見説”的漢語詞典釋義

“見説”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見”(表示被動或助動詞)和“説”(同“說”,意為講述、告知)組合而成,主要含義如下:

  1. 聽說,得知

    表示通過他人講述獲知信息,相當于“聽說”“據說”。

    例證:唐代李白《送友人入蜀》詩:“見説蠶叢路,崎岖不易行。” (意為:聽說通往蜀地的蠶叢山路崎岖難行。)

    來源:《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2. 被勸說,被告知

    “見”表被動,“説”意為勸說,整體指“被說服”或“受到告誡”。

    例證:《戰國策·齊策》:“先生見説,遂不複言。”(意為:先生被勸說後,便不再多言。)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3. 用在句首,表“據說”

    多見于唐宋詩文,作為發語詞引出傳聞或他人觀點。

    例證:杜甫《兵車行》:“見説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将軍。”(意為:據說在雲中擒獲了狡黠的敵人,才知天朝有良将。)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王力主編)


詞義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3. 《王力古漢語字典》,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見説"是古漢語中常見的合成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語境分析,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告知/說明(動詞)

    • 指主動向他人陳述或解釋某事的動作。例如《博物志》中記載的對話情境:“此人見説來意”,即通過說明來意傳遞信息。
  2. 聽說(動詞)

    • 表示從他人處獲知消息,類似現代漢語的“據說”。如李白詩句“見説蠶叢路,崎岖不易行”,此處通過引用他人描述強調蜀道艱險。

二、結構解析

三、古籍用例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少見,多出現在成語、詩詞引用或仿古語境中。如需使用,建議标注出處并輔以白話解釋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毀抱戴壁飛博山銅步伐蔔鳳不堪言狀蒼黎谄羹仇忌船舶初考村道存奬耳管犯霧露風海閣诏诟詛盥耳姑爺爺弘邃話言胡妖醮辭階厲結餘近佳荩謀進遷九天攬月絶藝口吻生花鹿布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密察名伶暮氣木柱淰淰暖壺盤器貧匮剖裂嗛呥奇擎卻睡草殺材勝期是則是衰邁水落石出數粒私曲天格體育課完稿僞道銜橛之變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