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旱船的意思、旱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旱船的解釋

(1) [land boat,a model boat used as a stage prop in some folk dances] ∶民間藝術‘跑旱船’所用的船形道具

(2) [land boat] ∶園林中形狀略像木船的臨水的房屋

詳細解釋

(1).指民間藝術“跑旱船”。其曆史悠久, 唐 代已流行。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下:“府縣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撞走索、丸劍角抵、戲馬鬭雞。” 姚雪垠 《長夜》三六:“他們準備的故事有旱船、高跷和獅子,每一種都有兩班。”參見“ 跑旱船 ”。

(2).攻城器械。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凡轒輼、木驢、旱船之攻,其來以俯,但防上擊,不虞旁下。”

(3).方言。園林中形狀略像木船的臨水房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旱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旱船是中國傳統民間舞蹈道具,常見于節慶活動,通過模拟水中行船展現藝術性。其特點包括:

  1. 結構:以木制船形框架為主體,外圍裝飾水紋布裙、紅綢、紙花或彩燈。
  2. 表演形式:由一人或多人配合表演,舞者腰間套系船形道具,通過搖擺、跑動等動作模拟劃船,常伴有鑼鼓樂器和地方小曲。
  3. 文化寓意:象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多見于春節、元宵等慶典。

二、延伸含義:園林建築

在方言中,“旱船”也指園林中臨水建造的船形房屋,這類建築多用于休憩觀景。

三、曆史淵源

唐代文獻《明皇雜錄》已記載“山車旱船”的表演形式,說明其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明清時期逐漸發展為成熟的民間藝術,流行于山西、山東、河北等多地。

四、現代傳承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旱船表演仍活躍于鄉村社火、城市節慶活動中。部分地區會通過多人協作的“跑旱船”增強觀賞性,甚至加入丑角互動提升趣味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民俗學定義、曆史考據和現代發展,如需了解具體地區的表演差異或制作工藝,可進一步查閱、3、6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旱船的意思

旱船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不能在陸地上行駛的船隻。它由兩個部分構成:旱(huàn)和船(chuán)。

旱船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旱字的部首是日,它的總筆畫數為5;船字的部首是舟,總筆畫數為6。

旱船的來源和繁體

旱船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水運時代,特指那些無法行駛在陸地上的船隻。在繁體中,旱船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旱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其早期寫法可能是由兩個“日”組成。船字的古代寫法與現在相似,隻是在形态上略有差異。

旱船的例句

1. 我們沿着河岸漫步,遠處停着一些旱船。

2. 由于長時間沒有下雨,河流幹涸,使得旱船失去了它唯一的行駛途徑。

旱船的組詞

旱船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

旱船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旱船的近義詞可以是:陸船;反義詞可以是:水陸兩用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