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容匿的意思、容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容匿的解釋

猶隱匿包庇。《北齊書·薛修義傳》:“ 修義 少而姦俠,輕財重氣,招召豪猾,時有急難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 明 劉基 《前江淮都轉動鹽使宋公政績記》:“而府縣及大府官吏卒鹹有恒餽遺,以故互為容匿不舉,歲冒破米二萬五十石,鈔二萬餘錠。”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猾夏之漸》:“然 明 季至國初,各省私設之天主教堂,未奉追毀。而西人方以得自引其教,恃為護符,互相容匿。於是開堂傳教之風久而愈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容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詞義

指隱匿包庇的行為,即對他人過錯或罪行采取縱容、隱瞞的态度。

二、字詞構成

三、文獻用例

  1. 《北齊書·薛修義傳》記載他年輕時「多能容匿之」,指包庇投奔者。
  2. 明代劉基《前江淮都轉動鹽使宋公政績記》描述官吏「互為容匿不舉」,揭露官場腐敗。

四、使用提示

該詞現已罕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語境。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包庇」「隱瞞」等詞彙表達類似含義。

注:如需查閱古籍原文或字源考據,可參考《北齊書》《說文解字》等文獻(部分例句來源見、3)。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容匿

容匿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指為了保護或隱藏而接納或掩護他人,特指為了逃避法律追查而提供庇護。

部首和筆畫

容匿的部首是⼈(人字旁),總共有9劃。

來源

容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漢語中的“容廬”,廬是指臨時居住的簡陋房屋。意思是将人暫時收留在自己的房屋中,為其提供庇護。後來逐漸演變為容匿。

繁體

容匿的繁體字為「容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容匿的寫法為「容匿」,和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容匿了正在逃亡的犯罪嫌疑人。

2. 警察無法确定誰提供了容匿犯罪分子的庇護。

組詞

容情、容忍、容納、寬容、包容

近義詞

庇護、收留、避難、保護

反義詞

揭發、告發、披露、曝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