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遭遇極壞。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太傅謝追贈父祖表》:“臣行阻祗玄,躬早荼棘,如創之痛,昃日不追。”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荼棘漢語 快速查詢。
“荼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ú jí,主要用來比喻遭遇極壞、處境艱險的環境或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荼棘”由“荼”和“棘”兩字構成:
在古漢語中,“荼棘”不僅強調客觀環境的惡劣,也隱含主觀感受的痛苦,例如江淹文中用“如創之痛”強化了情感色彩。現代多用于比喻性表達,較少用于日常口語。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查字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荼棘》是一個成語,意為比喻困難重重、充滿苦難和痛苦。
組詞:“荼”有毒草的意思,“棘”是指尖銳的刺。
拆分部首和筆畫:草(艹)+ 木(木);棘(木)+ 禾(禾)+ 木(木)。
來源:《左傳·昭公元年》:“乃遂大斂以歸,痛自作荼棘。”意指楚莊王戰勝後的痛苦和憂愁。
繁體字:荼棘(繁體字書寫同簡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雖然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荼棘的古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相同。
例句:他走的這條路充滿了荼棘,但他始終堅持下來。
組詞:荊棘、荊叢、荊州、繁榮、繁盛。
近義詞:艱險、困苦、痛苦。
反義詞:平坦、安逸、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