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elingless;be devoid of human warmth] 薄情,缺少情義
寡情薄義
缺少情感;缺少情義。 晉 陸機 《文賦》:“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三折:“撇甚麼清,投至得你秀才每忒寡情,先接了 馮魁 定。”《花月痕》第一回:“情之所鐘,端在我輩,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性也。情字不足以盡之,然自古忠孝節義,有漠然寡情之人乎?”
“寡情”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寡”與“情”構成。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作形容詞使用,指缺乏情感或待人冷漠,具體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本義與引申義
“寡”在古漢語中表示數量少(如“寡不敵衆”),後引申為缺少、薄弱之義;“情”指情感、情誼。二者組合後,原指情感淡薄,例如《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缺乏人情味”。後引申為對待他人缺乏關懷,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性格)冷淡,不近人情”。
詞性拓展與用法
在實際使用中,“寡情”可修飾具體行為,構成“寡情之人”“寡情薄義”等四字短語,例如《中華成語大辭典》引《紅樓夢》例句:“他雖寡情,我卻不能無義”。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批評人際關系中的自私表現,如“寡情丈夫抛棄病妻”等社會新聞報道。
近義詞辨析
該詞與“薄情”為近義詞,但語義程度存在差異。《同義詞詞典》指出:“薄情”側重主觀情感上的不深厚(如“薄情郎”),而“寡情”更強調客觀行為上缺乏情義表現,例如:“他雖未惡語相向,但寡情态度令人心寒”(引自《現代漢語用例庫》)。
參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中華成語大辭典》。
“寡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薄情、缺乏情感或情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不同語境下的延伸含義,可參考《漢典》《文賦》等來源。
本道裱法側立策序愁煎輲輪傳載淳俗凋弊觌見棟幹發闆風袂輔車相依負儋覆舟之戒蓋弓剛亮高壘深溝割漆館賓孤老院郭邑含有後善護月籍産叽呱藉斂進脩濟身機術涓滴可甚蠟蟲羸弊裡藏門前人面盡撓屈褭蹏佩纓片甲丕應且夫鳍棘奇形異狀阙短柔雅入境問禁入山上納山中宰相生做熟末投視王僚相叫小頭目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