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戶的意思、奉戶的詳細解釋
奉戶的解釋
宋 初承 五代 舊制,州縣官俸均給實物,并指定由所屬民戶出錢易回。這些被指定的民戶稱為“奉戶”。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與兩戶,一戶輸錢五百。如物價不足以抵官俸原數,即由奉戶補足,官府則免除其夏秋兩稅以外的其他賦役。此制起于 後漢 乾祐 中,至 宋 太平興國 元年始廢。見《宋史·職官志十一》。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戶的解釋 戶 ù 一扇門,門:門戶。窗戶。戶樞不蠹。夜不閉戶。 人家:戶口。戶主。門戶之見(亦指派别上的成見)。 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系的團體或個人:戶頭。開戶。 門第:門當戶頭。 姓。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奉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家庭倫理層面)
- 基本解釋:指侍奉主人、操持家務的職責,強調家庭成員對家主應盡的勤勉義務。
- 構成解析:
- 奉:侍奉、遵從,體現恭敬态度;
- 戶:家庭單位,代指家務管理。
- 文化内涵:反映傳統倫理中主仆責任關系,常用于強調盡職盡責的家庭服務意識。
二、曆史制度含義(宋代財政制度)
- 制度背景:五代至宋初延續的官俸支付方式,官員俸祿以實物(如布帛、糧食)發放,由指定民戶(奉戶)折現。
- 運作規則:
- 分攤機制:每千文俸額由兩戶承擔,各繳500文;
- 物價補差:實物折現不足時,奉戶需補足差額;
- 賦役減免:奉戶可免去夏秋兩稅外的徭役。
- 存續時間:後漢乾祐年間(約948-950年)至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廢止。
三、注意語義混淆
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現代語境多指向成語的家庭倫理,曆史文獻中則特指宋代財政制度中的民戶角色。查證古籍時建議參考《宋史·職官志十一》等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征求他人意見或得到許可後行動。它可以拆分成部首"示"和"戶"。它源于古代的一種行政制度,即官吏在執行任務之前需獲得上級的批準或同意。在繁體字中,奉戶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中,奉戶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以下是幾個奉戶的例句:
1. 在做出決定之前,我會奉戶請示我的上司。
2. 為了避免任何麻煩,我将會奉戶征詢家人的意見。
3. 這個項目需要經過會議的奉戶才能開始。
以下是一些與奉戶相關的詞語:
組詞:奉行、奉承、請示、征詢
近義詞:征得、征詢、請示、請教
反義詞:自行、擅行、擅自、獨斷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将很高興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