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蔽橹的意思、蔽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蔽橹的解釋

(1).瞭望觀察敵情的望樓。《六韬·農器》:“ 太公 曰:‘戰攻守禦之具盡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馬蒺藜也;馬牛車輿者,其營壘蔽櫓也。’”

(2).大盾。古代防禦性的兵器。《孫子·作戰》:“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王晳 注:“蔽櫓,大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蔽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古代戰争中一種大型的防禦性盾牌或屏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蔽橹"指古代戰車上或城防中用以遮蔽身體、抵禦箭矢和兵刃的大型盾牌。其中:

二、軍事用途與特點

  1. 戰車裝備:常裝備于戰車之上,為車上的戰士(尤其是馭手和主要戰鬥人員)提供大面積防護,抵擋敵方遠程武器(如箭矢、投石)和近戰攻擊。其尺寸通常比步兵手持的盾牌更大。
  2. 城防工事:有時也指城牆上用于掩護守城士兵的防護設施或大型盾牌。
  3. 材質與結構:早期可能以堅固的木材蒙覆皮革制成,後期也可能包含金屬部件以增強防禦力。其設計注重堅固性和覆蓋面積。

三、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古代典籍:

四、與"橹"的辨析 "橹"在古漢語中含義較廣,除指大盾("蔽橹"的核心義)外,還指: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釋義基礎)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等. (2015).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古義考釋,文獻引證)
  3. 羅竹風 主編. (1986-1994).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詳細釋義,曆史演變)
  4. [春秋]左丘明. 左傳. (原始文獻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蔽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軍事文化背景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軍事防禦設施:瞭望敵情的望樓

源自《六韬·農器》,指用于觀察敵情的高台或防禦工事。古代戰争中,此類設施被比作農耕工具(如耒耜)和運輸工具(如牛馬車輿)的軍事化用途。

二、防禦兵器:大盾

《孫子·作戰》中提到“戟楯蔽橹”,王晰注“蔽橹,大楯也”,指一種大型盾牌,屬于古代戰場上的防護裝備。


補充說明

建議查閱《六韬》《孫子》等原典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以獲取更精準的古典語義。

别人正在浏覽...

抱瑟不吹竽碑洞趁波逐浪承佃臣禦寸進當名登簿砥砺琢磨堤水光趺廣狹鳏窮孤标桂棟國族薅草鴻冥還丹緩醒绛阙狡很解帶金天氏軍鋪來情棱錐台僚舊林下風度流官駡詛冥錠民惟邦本念物偏吃評核啌嗽傾颠傾筐倒箧情語绻戀全轉屈束沈谧十大洞天失之交臂水禁素履檀公策陶運填噎調鼎鐵林同澤頹坌違背詳析鮮磊玺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