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冠落佩的意思、倒冠落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冠落佩的解釋

亦作“ 倒冠落佩 ”。 1.指棄官歸隱。冠、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 唐 杜牧 《晚晴賦》:“若予者則為何如?倒冠落珮兮,與世闊疎。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宋 蘇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但當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駡。”

(2).指隱者裝束。《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 陸處士 遂離席而陳詩曰:‘……鼓瑟吹笙傳盛事,倒冠落珮預華筵。’”


見“ 倒冠落珮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冠落佩”是漢語中描述人物形态或精神狀态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衣冠不整,佩飾脫落”,常用于表現兩種情境:

1. 形态描寫

字面指帽子歪斜、玉佩散落,形容醉酒、狂放或行為不受拘束的狀态。例如杜牧《晚晴賦》中“若予者則謂何如,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展現詩人借酒消愁、不拘禮法的形象(參考《漢語大詞典》)。

2. 精神象征

引申為主動脫離官場禮法束縛,表達隱逸志向。北宋文人晁補之在《澗南園記》中以“倒冠落佩,買田築室而居”描寫隱士生活,體現對世俗規約的疏離(來源:國學大師網)。

語義辨析

該成語含貶義與褒義雙重色彩:既可用于批評儀态失範,也可褒揚超脫名利的高潔品格。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人物評價,如描述竹林七賢“倒冠落佩,縱酒佯狂”的反叛精神(來源:漢典網)。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實際鍊接,文獻依據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倒冠落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ǎo guān luò pèi,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解釋
    字面指脫下官帽、摘去佩玉,原形容古代官員辭去官職、歸隱鄉野的行為。後引申為失去原有地位或權威,既可指主動辭官,也可隱喻被動罷免。

  2. 延伸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也用于描述隱士的裝束或超脫世俗的狀态(如《剪燈新話》中“倒冠落珮預華筵”)。


二、出處與典故


三、使用場景

  1. 主動辭官:如官員主動卸任歸隱,強調淡泊名利(例:他功成身退,倒冠落佩,歸隱山林)。
  2. 被動失勢:可委婉表達因罷免或貶谪失去地位(例:政變後,權臣倒冠落佩,權勢盡失)。
  3. 文學意象:用于詩詞或曆史文本,渲染隱逸氛圍或人物形象。

四、注意事項


五、例句參考

“鼓瑟吹笙傳盛事,倒冠落佩預華筵。” ——《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杜牧、蘇轼的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綁紮庰廁并頭叢差遣出往從性戴帽子得勝葫蘆斷脊對蔚繁茂鋒角鳳文分母橨榅隔違觥録光源裹頭内人害人不淺赫真紅衫兒薨殒荒廢惛俗貨客教迪酒債溘匝礦區良遇鈴驺魯巵驢皮膠曼語聘君破械乾物綦母秋分毬子心腸權詭卻火雀取先入地散劑設隘樹端順齒孫康映雪陶遂田齊跳博聽衆桐膏銅人圍剿烏撒兀兀淘淘仙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