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平的意思、地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平的解釋

(1).謂水土得到治理。參見“ 地平天成 ”。

(2).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地平江動 蜀 ,天闊樹浮 秦 。” 唐 劉禹錫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羣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3).地平面;地平線。 清 恽敬 《雜說》:“蓋地之體九萬裡,地平之上, 中國 所見日出,東西不及五萬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地無正平,目所見處皆為平,至廣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處,其圓中規,中高而四隤之證也,是為地平。圓規之外,目不見者則地平下矣。”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星精倚馬憂天墜,日馭揮戈上地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地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水土治理:源自成語“地平天成”(),指大禹治水後使水土恢複平衡,天地和諧的狀态。如《尚書》記載:“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
    • 地面平坦:形容地勢平整,如杜甫詩句“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
    • 地平面/地平線:指視覺中天地相接的邊界,如清代恽敬所述“地平之上,中國所見日出”()。
  2. 引申比喻
    在成語中,“地平”可象征高遠的目标或境界,如“志向如地平般廣闊無垠”()。

  3. 建築學專業術語
    指室内外地面所在的平面高度,常用絕對标高或相對标高表示(),例如施工圖紙中标注的“±0.000”即地坪标高基準點。

  4. 文學意象
    常被用于詩歌表達孤寂或時空感,如鐘曉陽筆下“夜泊時唯有地平線”(),劉禹錫“天高地平千萬裡”等()。

注意:日常使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含義,如地理描述、文學修辭或工程術語。若需進一步了解“地平天成”等典故,可查閱《尚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平(dì píng)是指地球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線或面,也可以指地平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地:土(tǔ)+ 土(tǔ),共4筆; - 平:幹(gān)+ 丨(gǔn)+ 丨(gǔn),共5筆。 來源:《說文解字》中記載,地平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 繁體:地平(dì píng)。 古時候漢字寫法:地平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由相同的構造部分組成。 例句:站在海邊,遠望着無邊的地平,讓我感受到無限的寬廣。 組詞:地平線、平地、平地起波瀾。 近義詞:水平線、水平面。 反義詞:山峰、山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