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訂正舊聞,編寫成書。 明 黃佐 《廣州人物傳·晉廣州大中正王公範》:“乃蒐羅 百粵 典故為書,名曰《交廣二州春秋》。 太康 八年,表上之。訂述該覈,衆見之稱服,自是名動京師。”
訂述是由“訂”與“述”組成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一為“修訂、校訂”,二為“闡述、陳述”。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訂”字在此語境下指對已有文獻的考訂、修正,強調對文本真實性的考據;而“述”則指對内容的系統性叙述或轉述,側重表達方式的完整性。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及“訂述之功”,即指對典籍的校勘與義理闡發相結合的工作。
從構詞法分析,“訂述”屬于并列結構的合成詞,兩語素意義相輔相成。該詞多用于學術領域,特指在整理前人著作時,既進行文字考訂,又加以義理闡釋的複合型研究過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此類詞彙常見于文獻學、曆史學研究範疇,具有專業術語屬性。當代語言學家王甯在《訓诂學原理》中亦強調,“訂述”體現了中國傳統學術中“考據”與“義理”并重的治學特點。
“訂述”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目前也未見權威詞典收錄。根據字面拆分和語境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方向:
拆分釋義
可能的混淆或筆誤
建議:
若該詞出現在特定文獻或方言中,請補充上下文以便更精準解析;若為自創詞,可考慮替換為更通用的表達(如“修訂說明”“訂正後陳述”等)。
頒政邊蔽趁懷掣肘侈離淳鈎刺兒頭倒書墊戲飯缽範叔法語廢鐵焚盥封齋管家歸興歸旋古今譚概梏掠黃金蟬黃鐘瓦釜誨喻虎蛟劍齒虎角射焦糖吉亨急劇儆戢金琖銀台迥路吉兇未蔔開秤昆崘丘來還斂脣臉紅脖子粗蟉結亂死崗子羅紋紙命節扭捏作态潛計謙慎榮膺揉磨三科三祇神怡心曠受身守危術學蘇黃損穢甜菜鐵鈎鎖通廛外情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