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掣肘的意思、掣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掣肘的解釋

[impede;handicap;hold sb.by the elbow;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 拉住胳膊,比喻阻撓别人做事

廉平掣肘,實為異事。——《梁武帝敕》

詳細解釋

《呂氏春秋·具備》:“ 宓子賤 治 亶父 ,恐 魯君 之聽讒人,而令己不得行其術也。将辭而行,請近吏二人於 魯君 ,與之俱至於 亶父 。邑吏皆朝, 宓子賤 令吏二人書。吏方将書, 宓子賤 從旁時掣搖其肘;吏書之不善,則 宓子賤 為之怒。吏甚患之,辭而請歸…… 魯君 太息而歎曰:‘ 宓子 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後因以“掣肘”謂從旁牽制。《北齊書·源彪傳》:“若不推赤心於 琳 ,别遣餘人掣肘,復成速禍,彌不可為。” 唐 陸贽 《論緣邊守備事宜狀》:“若謂志氣足任,方略可施,則當要之於終,不宜掣肘於其間也。” 元 薩都剌 《登歌風台》詩:“ 蕭何 下獄 子房 歸,左右功臣皆掣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隻有一個 史閣部 頗有忠心,被 馬 阮 内裡掣肘。” ********* 《關于儒、道、土匪》:“至于道家因根本否認秩序而逃掉,這對于儒家,倒因為減少了一個掣肘的而更覺方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掣肘"是一個漢語成語,本義指拉住胳膊妨礙他人行動,現多比喻在他人處理事務時故意牽制阻撓。該詞最早見于《呂氏春秋·具備》中記載的典故:宓子賤治理單父時,故意讓魯君派來的官吏書寫文書又頻繁拉扯其胳膊,以此諷谏君主不應過度幹預地方政務。

從詞典釋義來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在别人做事時從旁牽制",強調外界幹擾對事務進展的阻礙作用。現代用法中,《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歸類為動詞,特指"利用職權或勢力限制他人行動自由"的行為。在語義發展過程中,《辭海》補充說明該詞隱含"以間接方式施加壓力"的特征,常見于政治、商業等領域的權力制衡場景。

該詞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描述組織内部或合作關系中非正面的幹預行為,例如:"項目推進過程中遭遇多方掣肘"即指受到不同利益方的牽制。其使用範疇已從具體肢體動作延伸至抽象的權力制約,成為揭示人際關系複雜性的典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掣肘”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讀音與字形

二、基本釋義

三、典故與出處

四、應用場景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六、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如《梁武帝敕》中的用例),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搭白民傍照汴梁捕鞠蠶啖蛼螯城陴吃得下蔥籠悴薄倒賠墊腰斷竭度内蠹政負寵宮僚勾手瑰蒪滾雷荷的鴻碩會守昒爽翦剔繳還矯性焦僥接茬诘審絜鮮井市卷領軍機處開映客觀事物克殲焜昱領牧謾欺面帛銘勒剽便婆婆嘴钤察寝園人風乳媪少男絲末素裹天忌通封瞳仁外郡仙材香糯賢人小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