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戰袍和兵器。借指軍容。《新唐書·楊弘禮傳》:“帝自山下望其衆,袍仗精整,人人盡力,壯之。”
(2).指衣着打扮。《醉醒石》第八回:“他是箇聰明人兒,龐兒生得媚,袍仗兒也濟楚。”
“袍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解釋:
軍事含義
指戰袍和兵器,借代軍容或軍隊的裝備狀态。例如《新唐書·楊弘禮傳》中記載:“帝自山下望其衆,袍仗精整,人人盡力”,描述軍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的狀态。
服飾含義
引申為衣着打扮,多用于形容人的儀容裝束。如《醉醒石》第八回提到:“他是個聰明人兒,龐兒生得媚,袍仗兒也濟楚”,此處指人物的衣着整潔得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新唐書》《醉醒石》等文獻。
袍仗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個義項。常見的意思是指官員的禮服和儀仗。在古代,袍仗也可以指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此外,袍仗還可以指代威風凜凜的氣勢。
袍仗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衣,共有9個筆畫。
袍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簡單,袍取自“衣袍”,指的是官員的禮服,仗則指的是官員在儀式或者巡視時所帶的儀仗隊伍。
袍仗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袍爿」。
袍仗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動,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同。
1. 他身穿華麗的袍仗,威風凜凜地登上了主席台。
2. 在古代宴會上,貴族們穿着華麗的袍仗,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袍袖、儀仗、禮袍、戰袍、英勇威儀、袍澤等。
儀仗、儀仗隊、禮儀、服裝等。
平凡、樸素、庸俗、損害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