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滴墨水。比喻一點點學問。《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更兼他腹中全無滴墨,紙上難成片語,偏好攀今掉古,賣弄才學。”
“滴墨”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含義
指一滴墨水,常用來比喻極少的學問或文采。該用法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中的句子:“更兼他腹中全無滴墨,紙上難成片語,偏好攀今掉古,賣弄才學。”。這裡通過“滴墨”的具象化表達,諷刺人物缺乏學識卻故作才情。
書法/繪畫領域的延伸含義
在部分資料中提到,“滴墨”也可形容書法或繪畫中墨迹自然流淌的狀态,體現技藝的高超與流暢性。不過這一用法在其他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用,更多出現在古典文學作品或藝術評論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醒世恒言》原文或書法理論相關典籍。
《滴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用毛筆蘸墨汁滴在紙上書寫。
《滴墨》的部首是水字旁(氵)和土字旁(圭),拆分出來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氵(氵為三畫)和圭(圭為四畫),總共七筆。
《滴墨》一詞的來源并不是很明确,但其常用于描述中國傳統毛筆書法的技法和過程。
在繁體中,滴墨的寫法為「滴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滴墨在古代一般會寫作「滌墨」。
1. 他用毛筆滴墨在紙上,繪制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2. 這位書法大師的字迹工整,每一滴墨汁都恰到好處。
滴墨翰文、滴墨成詩、滴墨齋
點墨、滴毫
洗墨、揮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