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哀榮的意思、哀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哀榮的解釋

[ceremonious funeral] 死後辦得很隆重的喪事

褒獎之命,雖已表于哀榮,遺奠之恩,宜再申于轸悼。——白居易《祭盧虔文》

詳細解釋

(1).《論語·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何晏 集解:“故能生則榮顯,死則哀痛。”後因指生前死後皆蒙受榮寵。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匡 汲 俄寵辱, 衛 霍 竟哀榮。”

(2).特指死後的榮譽。《隸釋·漢廣漢屬國侯李翊碑》:“終而有禮,哀榮兼殊。”《魏書·元澄傳》:“﹝詔﹞諡曰 文宣王 ……百官會赴千餘人,莫不歔欷。當時以為哀榮之極。” 明 宋濂 《故茶陵譚氏墓志銘》:“哀榮之禮,允謂兼至。”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這也是和 高爾基 的生受崇敬,死備哀榮,截然兩樣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哀榮是漢語中表達"死後獲得的哀悼與榮耀"的複合詞,其詞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1. 詞源構成 "哀"指喪葬禮儀中的悲痛情感,《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對死者表示悼念";"榮"則包含顯貴、尊崇之意,《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光榮,榮耀"。二字組合形成生死對照的語義張力。

  2. 核心詞義 該詞特指對逝者的雙重禮遇,既包含官方或社會層面的追悼儀式,也涵蓋對其生前功績的褒揚。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引《禮記·祭義》注:"哀榮兼備,謂終其天年而榮顯也"。

  3. 文學運用 白居易《祭盧虔文》中"生被寵光,殁見哀榮"的表述,展現唐代士大夫階層對身後名節的重視。這種用法延續至現代漢語,常見于對傑出人物葬禮的報道。

  4. 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着中國傳統"慎終追遠"的倫理觀念,明代《文心雕龍·诔碑》強調"述哀叙榮,實銘诔之宗",反映儒家文化中生死觀與榮辱觀的交織。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哀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āi róng,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詞源與基本定義

2.具體用法與文學例證

3.常見搭配與結構

4.近義與延伸

“哀榮”既包含對逝者的哀悼,也體現其生前的榮耀,常用于形容社會對功勳人物或受尊敬者的身後尊崇。其内涵融合了儒家對生命價值的倫理觀,成為漢語中表達“生死皆榮”的典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擺蕩百動不如一靜敗井頽垣柴瘠插犋長铩抽秘騁妍磁極倅職大遍大面皮兒大軸疊變椴楊酦酵關情脈脈規劃詭籍孤家寡人郭雀兒海風蚶貝羅函生後腦皇慮奸旗鼓見異蛟螈井圃進土開單空被饋路逵門練兵秣馬燎祡裂裳裹足骊黃麥茬廟律盤珊披露毗舍凄斷清洌可鑒全權髯茹砂鍋蛇鳝市絲食茱萸死谏台鐘唐昌觀天衢天資卓越投分務工誣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