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鳥名。黃鹂,黃莺。《禮記·月令》“倉庚鳴” 漢 鄭玄 注:“倉庚,驪黃也。” 朱彬 訓纂:“ 高 注《呂氏春秋》曰:‘《爾雅》曰:“商庚、黎黃, 楚 雀也。” 齊 人謂之摶黍, 秦 人謂之黃離, 幽 燕 謂之黃鳥。《詩》雲“黃鳥于飛,集于灌木”是也。’《方言》:‘自 關 而西或謂之布穀。’ 郭 注:‘今 江 東呼為穫穀。’”
(2).見“ 驪黃牝牡 ”。
(3).黑馬和黃馬。泛指馬。 清 趙翼 《哭鐵騾》詩:“巨礮轟一聲,驪黃盡股慄。屹立獨不動,四蹄儼卓筆。”
“骊黃”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鳥名
指黃鹂(黃莺),見于古代文獻注釋。例如《禮記·月令》中“倉庚鳴”的注解提到“倉庚,驪黃也”,即倉庚鳥的别名。
黑馬與黃馬
泛指馬匹,例如詩句中常以“骊黃”代指良駒,如“畫圖仿佛餘骊黃,華山之陽春草長”。
出處
源自《列子·說符》:九方臯為秦穆公尋千裡馬,錯報馬的性别(牝/牡)和毛色(骊/黃),但伯樂認為他抓住了馬的“天機”(内在品質)。故事強調觀察事物應注重本質,而非表象。
釋義
“牝牡”指雌雄,“骊黃”指黑黃毛色,合稱代指事物的外在特征。現比喻表面現象或次要特征。
成語使用
代指馬匹
“骊黃”既可指代黃鹂或馬匹,也可通過成語引申為事物的表象。其核心内涵在于《列子》典故傳遞的哲理:超越外在形式,關注内在本質。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望文生義。
骊黃(lí huáng)是一個古老的詞彙,它指的是一種古代的黃色。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馬(馬頭)和黃(色)。
骊黃的拼音為lí huáng,共有12個筆畫。馬的部首為馬,有3個筆畫;黃的部首為王,有4個筆畫。馬和黃分别代表這種顔色的特點和來源。
骊黃一詞在古代文獻中非常常見,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在《詩經·衛風·鸢飛》中,就有“骊姬骊姬,何以射乎楨楛”這樣的描述。骊姬指的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穿着骊黃色的衣裳。
古代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骊黃的“骊”字包含了馬的部首并加上“利”字旁,表示馬也能帶來很多好處。而“黃”字由“王”字旁和“黍”字旁組成,表示與黍(一種谷物)相關的顔色。
1. 他身穿一襲骊黃的禮服,在人群中顯得特别醒目。
2. 這幅畫使用骊黃色作為背景色,給人一種溫暖和明亮的感覺。
1. 骊首:馬的頭部。
2. 黃昏:太陽落山後的時刻,天空呈現出黃色調。
3. 黃金:指黃色的金屬,是珍貴的財富。
1. 黃色:與骊黃非常接近的顔色。
2. 金黃:金色的變種,帶有更加明亮的金屬質感。
1. 紅色:與黃色相對的顔色。
2. 白色:與深色相對的顔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