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殿後的意思、殿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殿後的解釋

[bring up the rear] 部隊運動時位于最後

詳細解釋

(1).行軍時走在最後。《後漢書·張宗法雄等傳贊》:“ 張宗 裨 禹 ,敢殿後拒。 江 、 淮 、海、 岱 ,虔劉寇阻。”《舊唐書·杜伏威傳》:“出則居前,入則殿後,故其黨鹹服之,共推為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兵部·家丁》:“﹝ 李如松 ﹞家丁 李友昇 者,積勞已至副總兵,隻身殿後戰殁, 如松 始得脫。” 李烈鈞 《辛亥革命與督贛時期》:“整裝已竣,命 楚豫 艦長乘馬先行,餘率小部殿後。”

(2).泛指居後。 宋 梅堯臣 《胡公疎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入探虎穴誰為難,辭通造化方能敵。殿後吾雖膽力強,獨鞭疲馬終無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殿後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居于隊列末尾的位置,承擔護衛或收尾職責。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包含兩層語義:

  1. 軍事術語

    原指古代軍隊行軍時,精銳部隊在隊伍末尾防止敵軍追擊,如《漢語大詞典》引《宋史·嶽飛傳》記載的戰術部署:"遣嶽雲領騎兵直貫其陣,戒之曰:'不勝,先斬汝!'鏖戰數十合,賊屍布野……飛戒步卒以麻劄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兀術拐子馬相連,一馬仆,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破之。兀術遁,飛令‘勿追,徐俟其斃’,乃殿後而還。"

  2. 引申義項

    現代語境中擴展為兩類用法:

    •空間序列:表示處于行列末端的位置,例如體育賽事中"馬拉松選手以殿後名次完成比賽"。

    •事件承接:喻指活動流程中最後進行的環節,《現代漢語學習詞典》例舉"文藝彙演的頒獎儀式作為整場活動的殿後環節"。

該詞的詞性特征需特别注意:作動詞時需搭配動作主體,如"由特種兵連隊殿後";作名詞時多與"擔任""作為"等動詞搭配,如"壓軸節目承擔了整場晚會的殿後職能"。在近義詞辨析中,與"斷後"的軍事防禦性質不同,殿後更強調秩序性收尾;與"押尾"的方言屬性相比,殿後屬于通用書面語。

網絡擴展解釋

“殿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在隊伍行進時處于最後位置,通常承擔掩護或收尾職責。例如軍隊撤退時,殿後部隊負責斷後,防止敵人追擊。

二、詞源與曆史用法

  1. 軍事背景:源自古代行軍制度,最早見于《後漢書》記載“張宗裨禹,敢殿後拒”,指軍隊撤退時由精銳部隊在後方掩護。
  2. 官員職能:古代官員巡視時,最後一位官員稱為“殿後”,負責處理遺留問題。

三、現代引申義

  1. 競賽或排名:指在比賽、評比中名次靠後,如“比賽成績殿後”。
  2. 日常場景:泛指任何活動中處于末尾位置,例如登山時體力較弱者在隊伍末尾跟隨。

四、使用示例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總結來看,“殿後”既保留了古代軍事掩護的核心含義,也衍生出描述競争或行動中末尾狀态的現代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昂昂版轅北遊便家辨水比舍比俗伯倫布冒禅和子炊餅膽子雕蟲小事睇觀對口徑飛動釭花宮官鈎牝沽販後唐火耘積負記曲九府咳嗆可許快訊穬麥攬蔓淚幹腸斷烈壯靡草銘典蜜月目不别視矉頞蒲萄啟四體取樂群穢認過日不暇給柔枝嫩條三寫易字僧房曬台食具帥司耍貧嘴司徒題頭徒處拓都忘八旦渭陽烏巾下餔髇兒吸留忽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