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謂句讀标點,亦用以指叙述寫作。 狄平子 《論文學上小說之位置》:“故有叙述累千萬言而仍含蓄不盡者,亦有點逗僅一二語而已發洩無遺者。”
“點逗”是漢語古籍校勘中的術語,指對古代文獻進行斷句和标點的整理工作。該詞由“點”與“逗”組合而成,具體含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字義溯源 “點”取《說文解字》“小黑也”的引申義,指用墨點标記重要位置;“逗”源自《廣雅》“止也”,表示語句的停頓處。二者結合指通過符號标記文句停頓。
二、專業定義 據《中國古籍校勘學》記載,點逗特指“對未加句讀的古籍進行斷句分析,使用圈、點等符號劃分文句層次”的學術操作,屬于文獻學基礎工作。例如清代樸學家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大量運用此法。
三、技術規範 傳統點逗遵循《校雠通義》确立的标注體系:朱色單圈(○)表句終,墨色頓點示語氣暫歇,特殊篇目還會使用截斷線(‖)劃分章節。現代整理本《十三經注疏》仍保留這些符號系統。
四、當代應用 中華書局《古籍整理通則》規定,新版古籍需通過點逗實現“舊籍新讀”,其标準被《漢語大詞典》收錄為獨立詞條,定義為“标點古書的工作”。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文選》的數字化工程即包含此工序。
“點逗”是一個中文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具體用法區分:
根據等來源:
據,該詞在特定語境中可作成語使用:
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與文獻來源、地域用法或專業領域相關。若涉及具體文本分析,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判斷詞義。
阿托品編柳冰洲石采香徑倉奴滄瀛暢唓長蛇陣逞奇眩異觸器刀鋋刀蜜殿宇點紙東榑獨善吾身樊遲稼服刀改制高突根心格支格支公厲罕譬而喻箭道解剖悸慄旌寵噤口捲舌鸠雨舉直措枉抗喉課輸明旨暮角内令袅繞切至青角卻倒祛練神明趣走三杯和萬事三茅鐘讪聲山炭韶年折钗股剩肯沈湛世券時樣絲車陶文特特為為貼徵梯禍剜肉補瘡烏蘇裡江膝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