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剩肯的意思、剩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剩肯的解釋

真肯。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二:“賸肯新年歸否? 江 南緑草迢迢。” 宋 趙彥端 《水調歌頭·為壽》詞:“賸肯南遊否?蓬海試窮探。” 宋 楊萬裡 《寄題開州史君陳師宗柴扉》詩:“賸肯早歸來,盈尊酒初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剩肯”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訓诂及曆史語料綜合考釋。從《漢語大詞典》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釋義體系來看:“剩”作副詞時表“仍然、尚且”,如白居易《詠懷》詩“剩欲提攜如意舞”;“肯”作為能願動詞表“願意、許可”,如《戰國策》“秦王不肯擊缻”。二字連用構成“剩肯”,在唐宋文獻中多表達“仍然願意”“尚能允許”的語義,如韓愈《寒食日出遊》詩“馀英間初實,剩肯侑芳樽”即用此義。該詞在《全唐詩詞語通釋》中被列為中古漢語特有副詞結構,現代漢語中已不作為固定詞組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剩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用例具體分析:

一、核心含義解析

  1. “真肯”之意(主流解釋)

    • 由“剩”(通“賸”,表強調)和“肯”(願意、同意)組合而成,表示“真的願意/确實同意”,常見于唐宋詩詞。例如:
      • 杜牧《代人寄遠》“賸肯新年歸否?”(你真的願意新年歸來嗎?)
      • 楊萬裡“賸肯早歸來”(若真願意早些回來)
  2. “剩餘可用”之說(少數解釋)

    • 部分現代詞典解釋為“剩餘事物仍可發揮作用”,但此釋義缺乏古籍用例支撐,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二、詞源與争議點

三、使用建議

在閱讀古文時,優先采用“真肯”的釋義,尤其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例如趙彥端詞“賸肯南遊否?”(是否真的願去南方遊曆?)即典型用例。若需引用現代引申義,建議注明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柏席百重丙烯鼻須操兌楚水燕山大叔達心鼎铉動字發奮圖強凡鄙該綜高手割切公明瓜犀國力過壓合脊和栗警拂蠲棄口服心服攔子馬兩握了不林産靈湫聆訓六井巒丘美阙孟婆囊辎凝練旁遑炮架愆弊牽牛織女錢券起浪祈向曲事上覆神藏侍枕說長說短送字痰癖統貫童羊徒夫頹景畏縮窩氣鹹池顯陽稀亂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