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編柳的意思、編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編柳的解釋

編聯柳木制成的書簡。 漢 孫敬 到 洛陽 ,在太學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後入學,編楊柳簡以為經。見《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 李善 注引 晉 張方 《楚國先賢傳》。後因用作苦學的典故。 隋 江總 《建初寺瓊法師碑》:“東山北山之部,貫花散花之句,并編柳成簡,題蒲就業。” 唐 裴铏 《傳奇·封陟》:“貪古人之糟粕,究前聖之指歸;編柳苦辛,燃粕幽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編柳”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典故性詞彙,其含義與勤學苦讀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編柳”指編聯柳木制成的書簡,是古代記錄文字的一種方式。柳木因質地較軟且易加工,常被用作書寫材料()。

二、典故來源

該詞出自漢代孫敬的故事:

三、文化象征

後引申為刻苦學習的代稱,常與“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典故并列,例如:

四、相關延伸

“編柳”與“編蒲”(編蒲草為簡)構成對仗詞組,均體現古人克服物質條件限制的治學精神。柳木簡的物理特性(易腐難存)也側面反映了早期文獻保存的艱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編柳:概述

《編柳》是一個由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意思是編織柳條。該詞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和“”。

編柳: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的組成規律,我們可以得知“”的部首是“糸”(纟),表示與線相關;“”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相關。同時,“”、“”分别由8個和9個筆畫構成。

編柳:來源

《編柳》一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在古代,人們喜歡利用柳條編織各種物品,如籃子、帽子等。将柳條編織後,可以制作出美觀、實用的器物。因此,“編柳”一詞逐漸形成并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編織柳條的工藝和技術。

編柳:繁體

在繁體字中,“編”字的形态與簡體字相似;而“柳”字的繁體形式為“檉”,其中“木”的形狀變為了“木”字的繁體形式“森”,在“森”的下方有加入三個橫線。所以繁體字的“編柳”寫作“編檉”。

編柳: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的漢字寫法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編”字來說,其古代寫法中的“糸”部分比現代字體稍微簡潔,以一條縱向的直線表示;“柳”字的古代寫法中的“木”部分更加簡化,隻用兩筆勾畫出整個形态。

編柳:例句

1. 她用靈巧的雙手編柳為孩子們制作了一個漂亮的筆筒。

2. 他經過多年的練習,成為了一位娴熟的編柳工匠。

編柳:組詞

1.編織:用線、棉線等把紗、毛線交錯地穿在機械或手工上做成紡織品。

2.柳條:柳樹的樹枝,細長而具有韌性,常被用于編織。

編柳: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編繩、織網。

反義詞:拆柳、解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