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悸慄的意思、悸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悸慄的解釋

亦作“ 悸栗 ”。驚慌恐懼。 唐 裴铏 《傳奇·陶尹二君》:“吾二人非山精木魅……但形體改易,毛發怪異,恐子悸慄,未能便降。” 唐 羅隱 《讒書·子高之讓》:“以吾所得之廣大,曾不若彼人之心,又安可以施於彼乎?於是退而悸慄,不敢以所得為有。” 宋 洪邁 《夷堅丁志·秦楚材》:“前設大鑊,煎膏油正沸。 秦 悸栗不知所為,屢告其僕 李福 ,欲為自盡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悸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驚慌恐懼的心理狀态,常用來形容因外界刺激或内心不安産生的強烈恐懼感。該詞也可寫作“悸栗”,屬于異體字形式。

二、詞源與結構 由“悸”(心跳加速、驚恐)和“慄”(戰栗、發抖)兩個表意字組合而成,通過疊加相似含義強化情感表達。

三、古籍例句分析

  1. 唐代裴铏《傳奇·陶尹二君》中,用“恐子悸慄”描述面對怪異現象時的恐懼;
  2. 宋代洪邁《夷堅丁志·秦楚材》記載“秦悸栗不知所為”,展現人身處險境的慌亂狀态。

四、使用場景 多見于唐宋文言作品,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在文學創作或曆史文獻解讀中仍可能遇到。其近義詞包括“驚惶”“戰栗”等,但“悸慄”更強調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反應。

(注:該詞釋義主要依據古籍用例,現代權威詞典收錄較少,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悸慄:意思和來源

悸慄(jì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恐懼、驚恐的感覺。這個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悸”字的意思是心跳加速,心悸不安;“慄”字意為顫抖、恐懼。因此,“悸慄”可以理解為内心恐懼、心跳加速的狀态。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悸”字的本義是心跳加速,人感到害怕、驚慌的時候心髒會發生激動,從而産生一種悸動的感覺;“慄”字的本義是寒冷、寒氣。因此,“悸慄”詞的字形所體現出的意象是人體心髒跳動的感覺和害怕時發生的顫抖。

悸慄:拆分部首和筆畫

悸慄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心”和“離”,其中“心”是指心髒;“離”則是一個描述顫抖、搖動的部首。悸慄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心”字的筆畫為4畫,“離”字的筆畫為12畫。

悸慄:繁體寫法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悸慄的繁體寫法為“悸慄”。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悸慄這個詞語也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例如,悸懔和悸栗都是古代常見的寫法。這些不同的寫法主要是受到繁簡體字的影響,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漢字寫法逐漸統一,所以現在我們一般使用“悸慄”這個寫法。

悸慄:例句

1. 當我看到那隻大蜘蛛時,她的悸慄不可抑制。

2. 他在恐怖的氛圍中悸慄着,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悸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悸慄的相關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