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善吾身的意思、獨善吾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善吾身的解釋

同“ 獨善其身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這高天厚地之中發誓宣明:我隻能離群索居,獨善吾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獨善吾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隻顧自己,不管他人,與“獨善其身”同義。原意強調在逆境中保持個人節操,但現代多用于貶義,形容自私、脫離集體的處世态度。

2.出處與背景

最早出自郭沫若的《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這高天厚地之中發誓宣明:我隻能離群索居,獨善吾身!”。其根源可追溯至《孟子·盡心上》中的“窮則獨善其身”,原指修養自身品格,後含義逐漸偏向消極。

3.詞義演變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例句參考

“獨善吾身”既包含傳統文化中修身的内涵,又在現代語境中衍生出消極含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善吾身,意思是自律自足、自助自強的意思。它由“獨”、“善”、“吾”、“身”四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獨”字的部首是犭,總共有7畫; - “善”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12畫; - “吾”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6畫; - “身”字的部首是身,總共有7畫。 “獨善吾身”源自《論語·衛靈公》的一句話:“獨立而不倚,德音不入耳,吾不可及也。”後來被用來形容一個人要有自我約束和自我培養,脫離外界的俗世誘惑,追求高尚品德和内在修養。 在繁體字中,獨善吾身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獨善吾身”,字形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不過,隨着漢字的演變,現代寫法已經統一。 以下是一個例句:“獨善吾身,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一些與“獨善吾身”相關的詞組有:“自律”、“自足”、“自強”等。 這些詞都強調個體的自我管理和改進。 “獨善吾身”沒有一個确切的反義詞,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