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至的意思、切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至的解釋

(1).猶切當。《漢書·劉輔傳》:“竊見諫大夫 劉輔 ,前以縣令求見,擢為諫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者,故得拔至於此。”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引 朱熹 小簡:“諺雲: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雖淺,然實切至之論,千萬勉之。”

(2).切直盡理。《後漢書·楊震傳》:“ 震 前後所上,轉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 樊豐 等皆側目憤怨。”《北齊書·文帝紀》:“有論事上書苦言切至者,皆優容之。”《新唐書·崔日用傳》:“ 神龍 中, 鄭普思 納女後宮, 日用 劾奏, 中宗 初不省,廷争切至, 普思 由是得罪。”

(3).懇切周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祈幽靈以取鑒,指九天以為正,感激以立誠,切至以敷辭,此其所同也。” 宋 蘇舜欽 《答範資政書》:“訓愛切至,情義并隆。” 明 李贽 《寒燈小話》:“憐人愛人之狀,好不切至。” 清 劉大櫆 《少宰尹公行狀》:“其平時為人謀,或與人言,無不周詳切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切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切當(精确恰當)

指言辭或論述準确恰當、符合實際。例如朱熹曾引用諺語“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并稱其為“切至之論”,強調其道理深刻且貼合實際。

2.切直盡理(直率而合理)

形容表達直接坦率且符合邏輯。如《後漢書·楊震傳》提到楊震上書“轉有切至”,指其言論直指問題核心且合乎情理。

3.懇切周至(真摯周到)

表示情感或态度真誠細緻。例如《漢書·劉輔傳》中劉輔因言論“卓詭切至”被提拔,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也以“切至”形容樂府詩的感染力。


用法與例句

讀音與争議

部分詞典标注為qiē zhì(如、2),也有注音qiè zhì(如),可能因古漢語或方言差異導緻讀音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涵蓋不同權威來源的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切至

切至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表示到達某個地點或達到某個目的。它的拆分部首是刀和至,刀表示切割,至表示到達,因此可以理解為通過切割來達到某個目的。

切至的筆畫有12畫,其中刀部的筆畫數為2,至部的筆畫數為9。

切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切至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刀部分寫成厓,至部分寫成其。古時候的寫法體現了人們追求切割達到某個目的的願望。

繁體字中的切至與簡體字的切至寫法一緻。

以下是切至這個詞的一句例句:“他付出了一切努力切至成功的彼岸。”這句話表達了一個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來達到成功的目标。

切至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彙,例如切入、切開、切割等。這些詞彙都與切割、到達目标有關。

切至的近義詞包括達到、到達、抵達等,都可以表示達到某個目的或地點的意思。

切至的反義詞可以視具體語境而定,例如留在、停留在等,表示未能到達或停止在某個地點,未能達到某個目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