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tile soil;rich soil] 見“沃壤”
肥美的土地。《國語·魯語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沃,肥美也。”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詩:“耕者求沃土,漚者求深源。” 徐遲 《理想樹》:“我認為你應當是另一個樂園的沃土上的理想的樹。”
沃土(wò tǔ)指土壤肥沃、適宜耕種的田地,在漢語中既指具體的豐饒土地,也常引申為滋養事物發展的優良環境。以下是權威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肥沃的土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肥沃的土地。”強調土壤養分充足、適宜農作物生長,如“這片沃土盛産水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引申義:滋養發展的環境
《漢語大詞典》釋義中補充:“比喻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或環境。”例如“大學是學術研究的沃土”。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甲骨文中“沃”字形似水流澆灌田地(《說文解字》:“溉灌也”),後衍生出“肥美”“豐饒”之意。
泛指土地、土壤,與農耕文明緊密關聯。
二者組合後,“沃土”強調自然禀賦與人類耕作價值的結合。
農業科學領域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指出:“東北黑土地是公認的世界級沃土,有機質含量達3%–10%。”
來源:張旭東等.《中國黑土地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中國農業科學, 2020.
(如需查看:論文鍊接)
生态保護語境
《中國生态修複綱要》将“沃土工程”列為戰略項目,旨在通過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質量。
來源:自然資源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 2022年發布.
詞彙 | 核心差異 | 示例 |
---|---|---|
沃土 | 強調天然肥力與耕作價值 | “河套平原自古是塞上沃土” |
瘠土 | 土壤貧瘠,産出能力低 | “改造瘠土需增施有機肥” |
耕地 | 法律定義的農業用地範疇 | “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
“沃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指肥沃的土地,字面強調土壤養分充足、適合耕種。例如“耕者求沃土”(唐·王建詩句)。引申義為良好的環境或條件,如“青春的沃土裡盛開着執着的鮮花”。
古籍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國語·魯語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指土地富饒影響人的習性。張衡《西京賦》中“處沃土則逸”進一步強化了其與“瘠土”的對比。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文化内涵
該詞常被用于文學創作,如徐遲《理想樹》中以“樂園的沃土”象征理想成長環境,體現漢語通過自然意象表達抽象概念的特點。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古籍引文,可參考、等來源。
拜拜八秩熛阙禀聞撥車博周不甘心朝闼馳齡匙面魚厝舍粗中有細倒計時電麾法拉芳氣方術士泛音更年期綜合征官邸洸洸歸鶴谷口耕韓白含樞紐呼嗤混帳翦裁江沱獎狀繼代記録積賊鋸條箜篌拉腳煉精裂縫每日間潘虹跑種倩語侵漁讪罵梢溝升龍申菽蛇祖釋鞍十二經順躔損之又損推校望羊逶迤退食問號笑渦小站下語諧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