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讀書作文的幾案。亦為文人間的書信用語,猶足下。 宋 秦觀 《鮮于子駿使君生日》詩:“麗句充文幾,奇香牣玉奩。” 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回音喜慰》:“薄命妾 崔鶯鶯 ,拜奉才郎 君瑞 文幾,自别音容,不覺許久。”
“文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供讀書或寫作的幾案(書桌)
這是其字面含義,如宋代秦觀詩句“麗句充文幾,奇香牣玉奩”,明代李日華《南西廂記》中“拜奉才郎君瑞文幾”,均以“文幾”代指書桌。
文人間的書信用語,表尊稱
在書信中,“文幾”類似“足下”,用于對收信人的敬稱。例如:“二兄文幾”意為“書信呈送兄長案前”,體現尊重。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仿古語境,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或《南西廂記》等來源。
《文幾》是指"文化程度如何"、"文化水平多高",是對一個人的知識、修養和學問的評價。它常常用來表達對一個人學識淵博、素質高尚的贊美或感歎。
《文幾》由"文"和"幾"兩個字組成。"文"的部首為"文",總共有4畫;"幾"的部首為"幾",總共有2畫。
《文幾》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之中,其中有句"文采過人處",意思為"文采超過了一般人",後來演變為"文幾"這個詞彙。
《文幾》在繁體中寫作「文幾」。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所以《文幾》的寫法也有所區别。一種古代寫法是将"文"寫作"方",将"幾"寫作"己"。
1. 他讀書讀得很多,真是個文幾之人。
2. 這位教授博學多才,文幾無雙。
文化、文明、文藝、文人、文獻、文學等。
學問、知識、學識、才華、修養。
愚笨、無知、無文、淺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