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撓沮的意思、撓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撓沮的解釋

(1).屈從退縮。《舊唐書·孝友傳·崔沔》:“ 沔 為人舒緩,訥於造次,當官正色,未嘗撓沮。”

(2).阻撓;阻止。《明史·周弘祖傳》:“事涉内庭,輒見撓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任秀》:“ 張 中夜醒,覺 秀 不在舟;聞骰聲,心知之,因詣鄰舟,欲撓沮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撓沮”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字“撓”和“沮”的本義及組合義來理解。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一、詞彙釋義

“撓沮”通常表示阻撓、挫敗、使之受挫或意志消沉的意思。它強調通過施加幹擾、設置障礙或遇到困難,使原本的計劃、行動或士氣受到阻礙、打擊而無法順利進行或變得低落。

兩個字組合成“撓沮”,其核心含義是通過阻撓幹擾,使事物受挫、失敗或使人意志消沉。它既可以指外在行動上的阻撓破壞,也可以指内在精神上的打擊消沉。

二、字源與構成解析

三、古籍用例

“撓沮”在古代文獻中時有出現,用于描述軍事行動受阻、計劃受挫或士氣低落等場景:

  1. 阻撓行動/計劃:
    • “撓沮我軍,使不得進。” - 常用于描述敵方或障礙物對軍事行動的阻撓。
    • “事為奸人所撓沮。” - 指事情被小人從中作梗破壞。
    • 《明史·職官志一》有提及相關職責時可能涉及防止計劃被“撓沮”的情形(需查具體卷次)。
  2. 挫敗士氣/使之沮喪:
    • “敵鋒方銳,未可遽與争鋒,宜以計撓沮之。” - 指用計謀挫敗敵人的銳氣,使其沮喪。
    • 《資治通鑒》中在描述戰争策略時,常有“以撓沮其心”或類似表達(需查具體卷次)。

四、現代理解與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撓沮”一詞已非常用詞彙,多出現在對古典文獻的解讀或需要表達特定文言色彩的語境中。理解它時,主要把握其“阻撓使之受挫/沮喪”的核心意思。其含義與現代詞語“阻撓”、“挫敗”、“打擊(士氣)”、“使沮喪”等有重疊之處。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該書對“撓”、“沮”及“撓沮”的詞義、源流和書證有權威收錄和詳細解釋。 ISBN: 978-7-5432-2610-7 (全套)。 (查找“撓”字條、“沮”字條及可能的“撓沮”詞條)。
  2. 《古代漢語詞典》 -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收錄文言詞彙,對“撓”、“沮”的常用文言義項有清晰說明。 ISBN: 978-7-100-01595-4。
  3. 《辭源》(第三版) -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 商務印書館。 側重探求詞語的起源和古義,是理解“撓沮”這類文言詞曆史演變的重要工具書。 ISBN: 978-7-100-11425-1。
  4. 古籍原文例證: 如《明史》、《資治通鑒》等史書中的相關記載(需查閱具體卷次、篇章)。 權威版本如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撓沮”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屈從退縮
    指因外界壓力而放棄原則或目标,表現為妥協退讓。
    經典用例:《舊唐書·崔沔傳》記載“沔為人舒緩,讷于造次,當官正色,未嘗撓沮”,描述其堅持正直、不因外界幹擾而退縮的品質。

  2. 阻撓;阻止
    表示通過幹擾、破壞使事物無法順利進行。
    文獻例證:《明史·周弘祖傳》提到“事涉内庭,辄見撓沮”,指涉及宮廷事務時屢遭阻撓。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描述對計劃、行為的幹擾或人物在壓力下的态度變化。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現代常用詞混淆。


以上解析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如需更多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惸按耐柏舟節辬白贲門犇佚並時筆頭不倒剝膚及髓不置可否長潸襯貼笞服楚池春物澹薄大樣頂上巢芳氣方麯風節扶筐觀燈官樓吭嗌好勇合而為一河溝和一鴻鴛悔棋嘉答賈鵩洊擢居簡款打寬樂躨跜累爵龍泉窯趢趚漫狂南夷乾掙倛丑慶忌冠秦中讓木三克三人六樣話肅莊汀葭頭臉瞈蒙險狠嚣陵消聲匿影西半球謝館秦樓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