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奠酬的意思、奠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奠酬的解釋

古代飲酒的一種禮節。主人敬酒,賓客置之而不舉,稱“奠酬”。《儀禮·士昏禮》:“舅姑共嚮婦,以一獻之禮。舅洗于南洗,姑洗于北洗,奠酬。” 鄭玄 注:“奠酬者,明正禮成不復舉。凡酬酒皆奠於薦左,不舉。”《禮記·郊特牲》:“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 孔穎達 疏:“主人飲畢,爵以酬賓,賓筵前受酬,奠于薦東,不舉。”《詩·小雅·小弁》“如或醻之” 唐 孔穎達 疏:“既酢而酬賓者,賓奠之不舉,謂之莫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奠酬"是古代禮儀術語,指祭祀或宴飲活動中主人向賓客獻酒後的回敬儀式。《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主人敬酒,賓客酌主人曰奠酬",其内涵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東漢鄭玄箋注雲:"始主人酌賓為獻,賓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飲酌賓曰酬"。此處"醻"即"酬"的古字,奠字取"置酒"本義,構成儀式性動作的完整表述。

二、禮儀程式 據《儀禮注疏》記載,完整的飲酒禮包含獻、酢、酬三環節:主人初獻曰"獻",賓客回敬稱"酢",主人再勸酒謂"酬"。其中"奠酬"特指第三次勸酒時,主人将酒杯放置于祭台的特殊儀軌,象征禮節的莊重性。

三、語義演變 宋代陳祥道《禮書》強調:"奠酬者,酬酒不舉,奠之於前,所以緻殷勤也"。此禮儀形式在後世延伸出"确立情誼"的象征意義,如清代朱彬《禮記訓纂》所述:"奠其酬酢,以成其信"。

注:參考文獻依據權威辭書及古籍注疏,主要來源包括《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3年整理本)、《禮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等傳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奠酬”是古代飲酒禮儀中的特定環節,主要含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主人在宴飲時向賓客敬酒,賓客接受後并不立即飲用,而是将酒杯放置于席前,以示禮節完成。這一行為稱為“奠酬”。

  2. 文獻依據

    • 《儀禮·士昏禮》記載:“舅姑共嚮婦,以一獻之禮……奠酬。”鄭玄注:“奠酬者,明正禮成不復舉。”
    • 《禮記·郊特牲》提到:“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孔穎達疏解釋為賓客受酒後“奠于薦東,不舉”。
  3. 禮儀流程
    在“一獻之禮”中,主人(如舅、姑)分别向賓客敬酒,賓客受酒後不飲,直接放置酒杯,象征主客之禮已成,無需再行重複。

  4. 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奠酬”可能指喪事回禮,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為次要或衍生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核心含義源于周代飲酒禮制,強調賓客受酒不飲的儀節,反映了古代禮法的細緻規範。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禮記》原文及漢唐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版授邊郭伯都草魚愁楚船台璀彩道不掇遺道禁燈毬饤盤堕局飛車鳳梁阜昌附辇告免官騎鶴毛後妃化本晦冥悔氣颒浴火剪借方金盡裘弊九籥丹捐怨闶門酷令梁鷰律手埋魂莽浪冥壽摩笄暮禽霈恩僄突破桐之葉奇邁清觞傾卸欽挹氣派丘植讓帝認賊作父删述生獲繩絡時咎侍夜恬美帖子亡徒渥刑仙人哮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