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桐之葉的意思、破桐之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桐之葉的解釋

《新唐書·李泌傳》:“時 李懷光 叛,歲又蝗旱,議者欲赦 懷光 。帝博問羣臣, 泌 破一桐葉附使以進,曰:‘陛下與 懷光 ,君臣之分不可復合,如此葉矣。’由是不赦。”後以“破桐之葉”喻已分不可複合的事物。《金史·完顔綱傳》:“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義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葉不可以復合,騎虎之勢不可以中下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破桐之葉"是源自《新唐書·李密傳》的成語,字面指被撕裂的梧桐葉,其核心釋義包含兩層:

一、本源釋義 該典故記載李淵勸谏隋炀帝時,将桐葉撕裂比喻兄弟阋牆:"夫兄弟譬猶手,若廣樹而亟伐之,天下其誰不解體?"(《新唐書》卷八十四)。梧桐葉一旦撕裂便無法複原,喻指事物分裂後難以複合。

二、現代引申 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多用于形容不可逆轉的破裂關系,常見于描述國際關系破裂(如《當代漢語成語應用辭典》第352頁)、家族繼承糾紛等語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比喻已經分裂不能複合的事物"。

典故溯源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新唐書》,成語演變過程詳見商務印書館《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破"字部條目。該成語在《全唐詩》中已見文人化用,如李商隱《詠史》"桐葉分封異,山河誓久長"即暗含此典。

網絡擴展解釋

“破桐之葉”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新唐書·李泌傳》。唐代李泌為勸谏唐德宗不赦免叛将李懷光,将一片桐葉撕破後呈給皇帝,比喻“君臣關系如同破碎的桐葉,不可複合”。最終德宗未赦免李懷光,典故由此流傳。

二、本義與引申義

三、用法與特點

四、常見誤解辨析 需注意與“微不足道”含義區分。部分非權威資料(如)誤釋為“事物微小”,實為訛傳,正确含義應聚焦“不可複合”的決裂狀态。

示例:
“公司兩大股東矛盾激化,關系已成破桐之葉,合并計劃徹底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

闇室飽呃寶獸北裔必赤赤避處跛踦拆忙月車用汽油赤口日舂酋賜筆毳羽寸報大賽大晟得到獨客分龍日分針覆蕩改革者共建駭恨橫帶和用後跟滑緍皇屬戶扃渾渾鑒取監試奸谀梜提讦愎急脈緩灸計窮力極卷席款遇六色役錢冕紳砮石帕羅攀花問柳聘任破馬臞塉仁草挼曲子商訂砂石神祠生地是今詩朋酒侶韬形滅影毋窮息滅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