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删述的意思、删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删述的解釋

相傳 孔子 序《書》删《詩》,又自稱“述而不作”見《論語·述而》。後以“删述”謂著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自夫子删述,而大寶鹹耀。” 唐 李白 《古風》之一:“我志在删述,重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絶筆於獲麟。”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李青蓮詩》:“ 建安 以後,更綺麗不足為法,迨 有唐 文運肇興,而己適當其時,将以删述,繼獲麟之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删述”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删改”與“著述”兩部分。根據《漢語大詞典》的定義,“删”指對文本的修訂、精簡,“述”指傳承性的編撰或闡述,合而指通過整理、修正前人文獻并加以系統性論述的學術行為。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獻整理活動,例如《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删《詩》《書》,定《禮》《樂》”,即對六經進行系統性編纂,既保留文化精髓,又賦予新的闡釋框架,成為“删述”的典型範例。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中進一步将其概括為“述者相效,删者損益”,強調其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雙重價值。

現代語言學研究中,“删述”常被用于描述古籍校勘、經典重編等學術工作。例如中華書局《古籍整理概論》指出,這一過程需遵循“存真”與“求是”原則,既要保留文獻原貌,又需通過考訂、注釋使其更適應時代傳播需求。北京大學漢學家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中亦強調,“删述”是中國古代知識體系形成的重要方法論。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删述”一詞,目前并未在常規漢語詞典或常用語境中找到明确釋義,可能存在以下兩種可能性:

  1. 輸入誤差可能性
    若為“闡述”的筆誤,則指系統性地分析說明某一觀點或理論,如“詳細闡述研究結論”。該詞強調邏輯清晰的表達與論證。

  2. 古漢語合成詞推測
    若确為“删述”,可拆解為“删減”與“述作”的組合。在古籍整理中,或指對文獻進行删訂修訂并重新編述的行為。例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提及“孔子删述六經”,即指孔子對古代文獻的删減編纂工作。

建議提供更多使用語境,以便進一步确認具體含義。若需現代漢語常用詞彙解析,可補充說明修正後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柏油紙倍極褊衫不忘母訓詫愕拆散長嘶池塘存守蹉跎歲月大别山打官話蹈厲之志答數鄧稼先地震帶迩時飛裙鳳笛幹颡幹讬怪事桂林杏苑賀喜皇時踐山驕蟲介者金科玉律誇姣冷嘲熱諷亮采梁珠柳性隆波路岐馬刍沒頭黏子逆覩鵬溟硗狹清酒輕世青炜起早沙鷗翔集世事炎涼蜀彩殊勝私雠四金剛死有餘誅田舍兒鐵壁銅山剔團圓蝸名微利五都細旦邪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