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帖子的意思、帖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帖子的解釋

(1) [invitation]∶請柬

喜帖

(2) [card]∶邀請客人時送去的通知

回帖

謝帖

詳細解釋

(1).布告;招貼。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 王秀才 ,四隅頭與我出出帖子去,道 劉弘 員外放贖不要利,再不聞解典庫了也。”《水浒傳》第六三回:“收得 梁山泊 沒頭帖子數十張,不敢隱瞞,隻得呈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前幾個月,就貼了一張招租的帖子。”

(2).名帖;名片。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及壽節日,則宰臣預命直省官具帖子,請學士待制赴尚書省錫宴齋筵。”《儒林外史》第一回:“辭了 危素 ,回到衙門,差 翟買辦 持個侍生帖子去約 王冕 。”《白雪遺音·玉蜻蜓·露像》:“隻要送箇帖子到 吳縣 衙門去,差役趕出你衆光頭。” 巴金 《家》二二:“下午 錢 家又打發仆人來,拿了 錢太太 的帖子向 周氏 道謝。”

(3).票券。《南史·蕭坦之傳》:“檢家赤貧,唯有質錢帖子數百。”《金史·百官志三》:“出帖子時,寫質物人姓名、物之名色、金銀等第分兩及所典年月日錢貫,下架年月之類。” 蕭紅 《小城三月》:“這個城裡從前不用大洋票,而用的是廣信公司出的帖子,一百吊一千吊的論。”

(4).書畫粘貼成的冊頁。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5).指帖子詞。 宋 蘇轼 《次韻秦少遊元旦立春》:“好遣 秦 郎供帖子,盡驅春色入毫端。”自注:“立春,翰林學士供詩帖子。”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三:“ 東坡 為翰苑, 元祐 三年,供端午帖子。” 明 高啟 《端陽寫懷》詩:“去歲端陽直禁闈,新題帖子進彤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帖子”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帖子”一詞在漢語中含義豐富,其核心意義隨時代和語境演變,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基礎釋義:書面通知或啟事(名詞)

指書寫或印刷在紙片上的簡短通知、公告或邀請函。此義項源于古代“帖”的文書含義,常見于正式或半正式場合。

例:他收到了學校活動的邀請帖子。

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将“帖子”釋義為“邀請客人的通知” 。


二、曆史語義演變:布告、文書(名詞)

在古漢語中,“帖”可指官府文書、布告或簡短信劄。現代漢語保留此用法,但多用于特定語境或仿古表達。

例:城門上貼着官府的告示帖子。

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收錄“帖”有“文書,告示”義項(如“府帖昨夜下”),為“帖子”的語義源頭 。


三、網絡延伸義:網絡發布内容(名詞)

互聯網時代衍生新義,指在網絡平台(論壇、社交媒體等)發布的文字、圖片或視頻内容,是“發帖”“回帖”等動作的對象。

例:這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帖子引發了熱議。

來源依據:教育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将“帖子”列為網絡高頻詞,釋義為“網絡交流中發布的信息” 。


詞性說明

“帖子”在現代漢語中為名詞,其動詞形式“帖”(如“帖服”)已罕用,需與“貼”(粘貼)區分。量詞用法(如一帖藥)屬獨立義項,與“帖子”無關。

權威參考

以上釋義綜合自漢語規範辭書及語言研究文獻,語義分層符合認知規律,兼顧曆時演變與共時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帖子”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變化較大,主要分為傳統用法和現代網絡用法兩類:

一、傳統含義

  1. 請柬或通知
    指邀請客人時使用的書面憑證,如“喜帖”“回帖”。古代也指布告、招貼,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沒頭帖子”。

  2. 文書憑證
    包括名帖(類似名片)、票券或書畫冊頁,如《儒林外史》中“紅帖子”用于拜會。

二、現代網絡含義

  1. 網絡内容載體
    指在論壇、社交媒體等平台發布的文字、圖片或視頻,形式自由,可包含提問、分享、評論等。例如新聞中提到的“廣告性質帖子”。

  2. 與“貼子”的規範區别
    雖然常被混用,但“帖子”是規範寫法,而“貼子”屬于常見誤寫。

三、發音與擴展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網絡發帖規範,可參考《漢典》或《人民日報》相關報道。

别人正在浏覽...

阿孩兒懊憹曲半百并日裁撝財蓄恻恻層漢初婚導達地望冬溫夏清二廣法出多門費工割地稱臣宮溝搆隙骨董歸計貴重桂子孤賤故疏佪旋黃泥膀會典佳搆将遇良才交頸并頭激潮悸噤赍糧藉寇矜哀捋臂揎拳羅漢椅子密人南門霓裳羽衣舞捏沙成團前婦跄揚錢資清玄曲愛擾煩人國掃清神筴市樓壽頭模子守行束錦隨換瑣沙跳蹋題籤頑查詳反小恩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