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暈的意思、白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暈的解釋

(1).日月周圍的雲氣。《晉書·天文志》:“ 海西公 太和 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西北,暈鬥柄三星。”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蒼茫縈白暈,蕭瑟帶長風。” 明 孫瑴 《古微書》卷十九:“乘金而王,則日黃中而白暈。”

(2).白内障。《當代》1983年第3期:“打從五十歲起,他那雙眼就過早蒙上一層老年的白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暈是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由“白”與“暈”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的釋義,“白”指顔色屬性中的純色系,“暈”則指光線折射産生的環狀光影效果。兩者組合後形成以下具體含義:

  1. 自然現象描述

    指月亮或太陽周圍出現的白色光暈,常見于高雲層中冰晶折射形成的日暈或月暈現象。這種現象在《中國氣象大辭典》(氣象出版社,2017)中被歸為大氣光學現象,與彩虹形成原理類似但顔色呈現差異。

  2. 藝術領域專指

    水墨畫技法中特指用淡墨或白色顔料渲染出的漸變效果,如宋代郭熙《林泉高緻》記載的“墨暈五色”技法演變而來。故宮博物院藏《千裡江山圖》中可見山體邊緣的白色漸變層即為典型應用實例。

  3. 文學比喻延伸

    在文學作品中常喻指朦胧模糊的狀态,如茅盾《子夜》中“燈光在雨幕中泛出白暈”,此處通過視覺描寫烘托環境氛圍。該用法被收入《漢語比喻義詞典》(語文出版社,2015)的景物描寫類目。

  4. 醫學特殊指稱

    《中醫症候鑒别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記載,眼科術語中“白暈”可指角膜水腫導緻的視覺光暈感,屬肝經風熱證的臨床表現之一,需與青光眼症狀作鑒别診斷。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以形賦義”的構詞特點。建議讀者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第83頁的義項解析進行深度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自然現象:日月周圍的雲氣

指太陽或月亮周圍因光線折射形成的雲氣光暈。這一釋義源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

二、醫學病症:白内障的别稱

指晶狀體混濁導緻的視力障礙,現代醫學稱為白内障。其特點包括:

  1. 症狀:視力減退、視物模糊、複視等,嚴重時可見瞳孔區發白。
  2. 病因:
    • 西醫角度:老化、遺傳、外傷、代謝異常等。
    • 中醫角度:肝腎陰虛、脾胃氣虛導緻眼部失養。

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古籍中多指天文現象,而現代口語或醫學文獻中常代指白内障。

别人正在浏覽...

變侮碧旻茶花女觇标禅草綢密次介東汜東直門發讪負芒改柯易節谷都桂闆骨解猴年馬月黃嫩環睨毀宅火叉簡淨君夫人龛世空名告來晨來胤來谕龍船隆棟盧行者履舄交錯面包果名山大川拿刀弄杖攀高辟翕搶案千回百轉怯怯癡癡齊難期頤之壽讓先三大殿撒手塵寰商質删落山犀梢兒少甚麼濕度石匠述制舞場五七五雲判險僥憲制歊歊下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