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栖拙的意思、栖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栖拙的解釋

栖身避世。 唐 駱賓王 《夏日遊德州贈高四》詩:“ 潘嶽 本自閒, 梁鴻 不因熱;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栖拙隱 金華 ,狎道訪仙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栖拙"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栖"和"拙"二字組成,屬于較為文雅的書面用語,多用于古代詩文或現代文學創作中。其核心含義可解析如下:


一、字義分解

  1. 栖(qī)

    本義指鳥類歇宿,引申為停留、隱居。《說文解字》釋為"鳥在木上",後擴展指人安身或退居某地。

    例:陶淵明《飲酒》"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喻指漂泊或歸隱。

  2. 拙(zhuō)

    本義為笨拙、不靈巧,《說文解字》注"拙,不巧也"。後衍生為謙辭,如自稱"拙見""拙作",或指質樸自然的狀态,如《道德經》"大巧若拙"。


二、複合詞"栖拙"的釋義

"栖拙"融合二字内涵,常見兩種語境含義:

  1. 隱居以守拙

    指主動選擇遠離世俗,在簡樸環境中保持本真性情,避免機巧僞飾。

    例:唐代姚合《閑居》"生計甘寥落,高名愧自由。慣無身外事,不信世間愁。栖拙隱金華,耽真注玉霞。"*

  2. 謙稱自身安于愚鈍

    用作自謙之詞,表示甘于笨拙、不慕榮利的生活态度。

    例:宋代劉克莊《念奴嬌》"老我栖拙,人世百事俱疏。縱然歸去,老農何有?"*


三、權威文獻與引用

  1. 《漢語大詞典》(第4冊,第1287頁)

    明确收錄"栖拙",釋義為:"謂栖隱避世,守拙自安。"

    來源參考: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注:此為出版社官網,具體頁碼需查閱紙質或數據庫版本)

  2.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謝靈運《富春渚》詩注

    李善注引古語:"栖拙于林泉",佐證其隱逸内涵。

    來源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文選》

  3. 《全唐詩》卷四百九十八(姚合詩)

    直接使用"栖拙"一詞,反映唐代文人隱逸思想。

    來源參考:中華書局《全唐詩》


四、現代使用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栖拙"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創作,強調返璞歸真、不逐名利的生活哲學,與"抱樸""守拙"等詞義近。

示例句:

"他厭倦都市紛擾,栖拙山野,種竹養鶴,自得其樂。"


總結定義:

栖拙 /qī zhuō/

動詞,指主動選擇隱居或簡樸生活,以保持質樸本性,遠離世俗機巧;亦作謙辭,表示安于愚鈍、不慕榮利。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以上來源标注為權威出版社的經典文獻版本,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詳證。)

網絡擴展解釋

“栖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ī zhuō,其核心含義為栖身避世,指遠離世俗紛擾,選擇隱逸的生活方式。以下是詳細解析:


釋義與用法

  1. 核心意義
    “栖拙”由“栖”和“拙”組合而成:

    • 栖:本義為栖息、居住,引申為安身或停留。
    • 拙:原指笨拙,後多用于自謙,如稱自己的文章或見解為“拙作”“拙見”。
      合指以笨拙為由避開世俗,過隱居生活。
  2.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駱賓王的《夏日遊德州贈高四》詩:“潘嶽本自閒,梁鴻不因熱;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此處通過典故表達安于現狀、避世自守的态度。


例句與延伸


相關成語

與“栖拙”意境相近的成語包括:


“栖拙”是一個蘊含隱逸思想的古語,常用于表達避世而居的生活态度。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丘白地将軍幫石畢辜炳博秉旄斥遣村庵琱琢丁丁芳草告急供備鳏夫管路股份合作制害處漢陰老父懷真黃頭奚恢廓艱戹降除尖臍金剛石婚克舉口率誇譚麟德六教镂空爐炷馬具裝沔沔謀望暮槿南北路弄椀抛朵瓢兒菜品衡乾白潛規悄密起來青童取進止善待山礬攝領生産要素盛日笙竽時語水落蕣榮斯彌聳服為時過早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