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角柶的意思、角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角柶的解釋

古禮器。角制,狀如匙。《周禮·天官·玉府》:“角枕、角柶。” 鄭玄 注:“角柶,角匕也。” 孫诒讓 正義:“《説文·木部》雲:禮有柶。柶,匕也……《喪大記》 孔 疏雲:‘柶以角為之,長六寸,兩頭曲屈。’”《儀禮·士冠禮》:“有篚實、勺觶、角柶。” 鄭玄 注:“柶狀如匕,以角為之者,欲滑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角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角柶”是古代的一種禮器,由動物的角制成,形狀類似現代的勺子或匙。其名稱中的“角”指材質(獸角),“柶”則指形制(匙狀工具)。

2.文獻出處

3.形制與用途

據孫诒讓《周禮正義》引《說文解字》解釋,柶為“匕也”,即用于取食物或酒的工具。其具體尺寸在《喪大記》孔穎達疏中提到“長六寸,兩頭曲屈”,推測為兩端彎曲的匙狀結構,方便舀取或傾倒。

4.文化意義

作為禮器,角柶常見于祭祀、冠禮等儀式,體現了古代禮儀中對器物材質(角)和形制(柶)的規範性要求,反映了禮制文化的細節。

“角柶”是古代角制禮器,形似匙,多用于禮儀場景,文獻記載集中于《周禮》《儀禮》等典籍。其名稱和用途體現了古代器物與禮制的緊密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角柶的意思

角柶是一個古老的漢字,用于形容角上的疲勞和痛苦。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角柶由兩個部首組成:角和柱。

角部表示角,是四點相連的形狀;柱部表示木柱,是垂直的直線。

角柶總共有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角柶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是西漢字書家許慎編寫的字典。

在繁體中,角柶寫作「角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角柶的形狀稍有不同。角的四個點更加明顯,柱的線條更加曲折。

例句

他長時間盯着電腦,眼睛已經感到了角柶。

運動員在比賽中,手腕和手臂經曆了巨大的角柶。

組詞

角柶可以與其他字組成詞語,如角落、角度等。

近義詞

與角柶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疲勞、勞累、痛苦等。

反義詞

角柶的反義詞可以是輕松、舒適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