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勞,撫慰。《後漢書·窦融傳》:“帝復遣 席封 賜 融 、 友 書,所以尉藉之甚備。”《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六年》:“所以尉藉之甚厚。” 胡三省 注:“尉,與慰同。尉,安也。藉,薦也。”
尉藉(wèi jiè)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現已被“慰藉”替代,核心含義為撫慰、安撫,強調通過言語或行動給予他人情感支持。以下是詳細解析:
“尉”的本義
源自《說文解字》,本指古代官職(如“太尉”),後假借為“慰”,表“安撫”之意。如《後漢書·窦融傳》載:“所以尉藉之者甚厚”,即用安撫之舉穩定人心。
來源:《說文解字注》《古代漢語詞典》
“藉”的引申義
原指墊襯(如“枕藉”),引申為“依托、撫慰”。《漢書·郭解傳》中“以軀尉藉赴士”即以身安撫急難之人。
來源:《漢語大字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古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對受創者的精神撫慰。例如《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撫其老弱,尉藉将士家屬”,體現對軍屬的關懷。
來源:《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現代替代
因“尉”“慰”通假,“慰藉”成為規範詞形(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表“安慰、排解苦悶”之意。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尉藉:動詞,意為安撫、寬慰。屬曆史詞,現代漢語中寫作“慰藉”。
例句:“戰亂後官府尉藉流民,分發糧饷。”(仿古語例)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該詞現僅見于古籍研究或仿古文本,日常表達推薦用“慰藉”。例如:“音樂是她心靈的慰藉。”
“尉藉”一詞的釋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及曆史文獻綜合判斷:
一、主要釋義(普遍認可) 讀音為wèi jiè,意為慰勞、撫慰。該解釋源自《後漢書·窦融傳》及《資治通鑒》等古籍,并得到胡三省注解支持:“尉,與慰同;藉,薦也”()。例如:
二、其他釋義(少數來源) 讀音為yù jié,指官職與品級,形容身份顯赫()。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與字形相近的詞彙混淆有關。
使用建議:
注:不同詞典可能存在差異,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埃塞俄比亞人犦牛蔔相工茶磚窗門次息點照雕輿豐靡敷露高陵梗骜诟恥絓法官罷故鬼國孝孤稚餱食歡呼家隆講堂腳貨角絃饑不暇食錦綉心腸決死儁茂開大口授心傳靈寵龍江虎浪龍竹履潔鳴駞脈脈相通内園小兒逆毛鸧女叔前口兒巧詐不如拙誠啟拆親慝親通窮兇極逆球菌曲旃書帙樹株肆謗素譽汰選跳腳舞痛憤下程鮮活小業種邂逅不偶媟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