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甕齑的意思、甕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甕齑的解釋

亦作“ 甕虀 ”。甕裝的黃齑(鹹菜)。以喻薄祿。 宋 陸遊 《病愈看鏡》詩:“三百甕齏消未盡,不知更着幾年還。”自注:“舊傳貧士死,見陰吏,為言當還魂,有三百甕齏祿料未盡。”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引作“甕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甕齑”是一個中文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典故

    • 出自宋代陸遊《病愈看鏡》詩:“三百甕齑消未盡,不知更着幾年還。”其自注提到一個傳說:貧士死後,陰間官吏稱他生前未盡“三百甕齑祿料”(即命中注定需食盡三百甕鹹菜的清貧生活)。
    • 後以“三百甕齑”代指長期貧寒,需靠鹹菜維持生計的狀态。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形容文人或寒士的困頓生活,如:“他雖才華橫溢,卻因仕途不順,過着甕齑之食的日子。”
    • 也可引申為對物質條件淡泊的态度,如:“他甘守甕齑,潛心學問。”

注意混淆點


擴展知識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甕齑的意思

《甕齑》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不和諧的混亂、雜亂無章的狀态,也可以形容人的行動或言語不協調、不統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甕齑》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瓦(wǎ)和齊(qí)。根據漢字的結構,它的總筆畫數是17畫。

來源

《甕齑》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篇中的一句詩句:“甕瓠不齊,績以升斯。”文章中用來形容一個甕蓋無法與甕身完全契合,從而表達了“甕齑”這一狀态。

繁體

《甕齑》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甕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筆劃形狀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這個房間裡的擺設真是一個甕齑,一點美感都沒有。

2. 整個項目的管理十分甕齑,導緻進展緩慢。

3. 他說話的時候總是不經思考,語無倫次,簡直甕齑至極。

組詞

甕中之鼈、半甕江山、一瓢半瓢、心甕手9、甕裡破瓜

近義詞

混亂、雜亂、無序、淩亂、錯亂

反義詞

有序、規整、整齊、條理、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