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庸的意思、居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庸的解釋

(1).山名。在 北京市 昌平縣 。古名 軍都山 ,為 太行山 八陉之一,層巒疊嶂,形勢雄偉;又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居庸疊翠”。

(2).關名。舊稱 軍都關 、 薊門關 。 長城 重要關口,控 軍都山 隘道( 軍都陉 )中樞。《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 大汾 、 冥阨 、 荊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金 元好問 《送李參軍北上》詩:“五日過 居庸 ,十日渡 桑乾 。”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初三日出 居庸關 ,十八日至 歸化城 ,二十一日踰 陰山 至 昆都勒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居庸是中國古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專有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從曆史、地理、文化三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居庸”最早見于《呂氏春秋》,指代燕國北部的險要關隘,字面意為“居守要沖”。漢代《漢書·地理志》記載:“居庸,有關”,印證其為軍事要塞的定位。

二、曆史淵源 作為長城著名關隘,“居庸關”自秦代始建,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描述其“絕谷累石,崇墉峻壁”,展現其依山而築的軍事防禦功能。明代成為“京師西北門戶”,《四鎮三關志》稱其“控扼南北,勢若建瓴”。

三、地理特征 該地名特指北京昌平峽谷地帶,《讀史方輿紀要》載其地形“兩山夾峙,一水旁流”,構成長約20公裡的險峻關溝。地質學上屬于燕山山脈與太行山脈交彙處的斷裂帶。

四、文化象征 在文學作品中,“居庸疊翠”自金代起位列燕京八景,元人陳孚有詩雲“斷崖萬仞如削鐵,鳥飛不度苔石裂”。現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地标。

(注:本文引證文獻均來自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國家文物局官網公開史料及《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權威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居庸”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曆史文獻和地理信息解釋如下:

一、山名

指居庸山(今北京市昌平區境内),古稱“軍都山”,屬太行山八陉之一。其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因景色蔥郁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名為“居庸疊翠”。此山是古代軍事防禦的天然屏障,也是太行山脈的重要隘口。

二、關隘名

即居庸關,長城著名關隘,舊稱“軍都關”“薊門關”。它控扼軍都山隘道(軍都陉),是長城防禦體系的核心關口之一。戰國時期《呂氏春秋》将其列為“天下九塞”之一,西漢《淮南子》亦強調其戰略地位。曆史上,居庸關是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戰的前線,尤其在燕國時期成為抵禦東胡的要塞。

三、古縣名

漢代曾設居庸縣,隸屬上谷郡,縣治位于今北京市延慶區境内。此縣因關得名,是古代行政區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詞源補充

“庸”本義為“勞役、雇傭”,引申為“使用”。結合地理特征,“居庸”可能寓含“據守要沖、屏障四方”之意。其名稱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文獻,反映了古代對地形與軍事功能的結合命名。

别人正在浏覽...

悲思比長别置一喙筆囊不伏手捕告采蓮子潮期成門戶德庸凋微繁沸飛樓飛爓俸淺搆築乖疑挂印懸牌滾蛋果料兒故妻古轍扈跸疆埸擊饞階迎濟勝之具九頭鳥脍手厲撫路車鸬鹚杓盟盤麪市木木樗樗母姊妹搦筆乾果棄予悛心日産三班六房商飈設謀失收疏緩稅俗鼠思泰液貼金剔莊貨統口望塵奔潰武巾五辟遐亘閑欺鹹陽火鹹陽一炬欣動